表面支撑的钽掺杂硅团簇几何和电子结构性质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978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团簇是介于微观和宏观之间的一物质结构新层次,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团簇的稳定性、磁学和光学等常会表现出很多新颖的性质。硅作为微电子领域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团簇形式已被众多的理论和实验所研究,纯的硅团簇不像炭的团簇那样稳定。通过掺杂适当的过渡金属原子,不但有效改善了纯的硅团簇的稳定性,而且大大改善了硅团簇的电子特性。之前对过渡金属硅团簇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对自由团簇的研究,本文考虑到实验中的具体环境(如:衬底),建立了一系列graphene表面支撑的TaSin(n=1-3,12)团簇的计算模型,并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该体系的几何和电子结构进行计算研究。另外,论文最后报道了d电子数目互补的过渡金属Irn和Tan(n=4-10,12,13)自由团簇的对比研究。   第三章主要运用MedeA-VASP软件中的PAW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graphene表面支撑的TaSin(n=1-3,12)团簇的几何稳定性、电子转移特性、差分电荷密度。结果表明,TaSin(n=1,2,3)团簇最稳定的吸附位置都是Ta原子在芯(H)位上,而TaSi12只能吸附在顶(T)位上。前者的Ta-Si键长以及它们距graphene表面的距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TaSi12的几何结构几乎没有变化。这是因为Si原子数目较小的时候,如n=1或2时,团簇中的Ta原子与graphene表面的C原子相互作用比较强,因而团簇与表面的相互作用大;随着Si原子数目增大,Ta原子慢慢被Si原子团簇包围,减弱了与graphene表面的相互作用,当n=12时,TaSi12中Ta原子已经被Si原子完全包裹在中心,因此团簇几乎和表面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从吸附能的数值上看,平均吸附能随着Si原子数目增加而减小。TaSi和TaSi2在graphene表面是化学吸附,TaSi3和TaSi12则是物理吸附。在吸附过程中,由于过渡金属钽与石墨烯之间存在电荷转移,这就导致了石墨烯电子结构将被掺杂,随着团簇尺寸的不同,这种掺杂方式也不同,当团簇尺寸较小时,这种掺杂表现出n型掺杂,而团簇较大尺寸时,则为p型掺杂。   第四章主要运用ADF软件中考虑相对论的密度泛函方法对同处于第六周期、但d电子数目互补的过渡金属Irn和Tan(n=4-10,12,13)团簇的的儿何结构稳定性,电子结构和磁性等性质。Irn团簇的基态结构主要以非紧凑的棱柱、简立方等中空结构为增长方式,而Tan团簇的基态结构则按紧凑密堆积结构为增长方式。Irn和Tan的平均结合能都表现出尺寸效应,随尺寸增大,团簇的结合能也不断增大,但增加方式有所不同,Irn团簇的结合能曲线表现出微弱的奇偶振荡,而Tan团簇的增长曲线比较平滑,总体看来,Tan团簇的平均结合能远大于Irn团簇的。Irn(n=4-10)的能量二阶差分,最低未占据轨道和最高占据轨道之间的能隙(HOMO-LUMO gap)及原子平均磁矩都随团簇尺寸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奇偶振荡,而Tan(n=4-10)的这些参量曲线振荡表现较弱,Irn的偶数团簇相对稳定,而Tan的奇数团簇更稳定。另外,除Ta4团簇LUMO-HOMO能隙较人外,其余的Irn和Tan团簇的能隙都很小,说明它们都有较强的活性;Irn(n=4-7)的原子平均磁矩明显高于相应尺寸的Tan团簇,n>8的Irn团簇的平均磁矩和相应尺寸的Tan团簇都相对较低。
其他文献
氟氧化物微晶玻璃通常是通过特定组分氟氧化物玻璃的受控结晶而形成,是由氟化物纳米晶体和氧化物玻璃基体构成的新型复合材料。它们结合了来自纳米晶体低的声子能环境和玻璃基
理论和实验研究已表明:大气湍流会引起光束扩展,并导致光束质量下降。在实际中,激光束或多或少地要受到光阑的限制。另一方面,多色光束在大气通讯、目标照明等领域有重要的应
标志设计要体现视觉传达的普遍性、合理性,其意义在于抓住读者的视觉,从而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图形,寻求最佳的设计语言和组合方式,让商业品牌标志充满震撼力和传播
临摹是中国画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美术师范生要学习有效的临摹方法,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避免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才会在以后的中国画写生及创作中获得经验与进
电子制冷技术是通过电子在传输过程中携带热量来实现制冷的。与传统的依靠介质的液态、气态变化或化学变化来实现制冷的技术相比,电子制冷机具有高效能和无污染性等优点。电子制冷机是以电子为工作物质,由两个具有不同温度和不同化学势的热库以及能量过滤体组成。当电子通过两个库之间的能量过滤体从低温热库传输到高温热库时,会携带一定的热量,形成热流,表现为低温热库热量减少,高温热库热量增加,达到制冷的目的。电子在两个
传统基于约束非负矩阵分解NMF(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的高光谱端元提取算法一般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以固定惩罚系数方法处理端元提取的约束优化问题,难以较好权衡
富勒烯和碳纳米管以其独特的几何结构和丰富的电子特性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它们在电子器件、催化剂和磁性材料等众多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激发了人们对纳米笼和纳米管的研究热潮。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基于Met-Car构建了两类新的单壁钛碳纳米管,预言了它们的稳定存在,并计算了它们的电子结构及其随纳米管尺寸的变化;论文通过一个虚拟的准静态过程,调查了内包金属富勒烯的稳定性,计算了铁原子沿六度轴进出C6
研究正则非对易时空中的量子场论有两个主要困难:一个是违背幺正性;二是紫外/红外混合。本文主要计算了在非对易Schwinger模型中非对易参数为一阶情况下光子的自能,并指明它揭
自1960年激光发明以来,学者们发现了其丰富的非线性光学现象以及广泛的应用价值。发现可用它来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动力学、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等。而以强激光为基础,研究光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便携式电子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比容量高、功率大、寿命长、无记忆效应,以及性价比高等优点,成为便携式电子产品可充式电源的主要选择。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是电化学性能非常稳定的LiCoO2,然而,由于钴的资源匮乏导致价格昂贵,并且钴有剧毒,因此研究者一直在寻找其理想的替代材料。锰的资源丰富且毒性小,因而人们希望用锰替代钴,LiMnO2作为锂离子电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