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扶贫问题研究--以山西省右玉县为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ha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扶贫工作严格意义上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1986年之前,中国政府初始以贫困地区为主要对象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1986年之后,政府逐步将这项工作制度化,从而形成农村专项扶贫计划。该计划是在政府主导和统一规划下开展的,也就是说,中国的贫困治理工作,从一开始就是政府主导型的治理机制。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沿海及东部地区凭借其优越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获得了迅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则仍发展落后,并且与东部及沿海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尽管自2012年以来,我国减少了7000多万贫困人口,但目前,仍有2000多万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农村扶贫工作任务依然繁重。因此,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不断改进贫困治理模式,让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扶贫,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扶贫能力和效率,使贫困治理更具实际意义。
  2011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对“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指示,特别在视察山西期间再次强调,“右玉精神是宝贵财富,一定要大力学习和弘扬”,深刻理解“右玉精神”所体现的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英雄本色和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实干精神,立足推动右玉脱贫攻坚精神走出朔州、走向全省全国。右玉县是山区县,原是山西省国定贫困县,尽管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于2018年8月退出国家贫困县,但仍有部分群众处于贫困线下,且政府在与社会力量协同扶贫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要实现彻底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旧任重而道远。通过查阅文献及个案研究的方法表明:整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协同合作扶贫时多集中在政府或者社会单方面视角,具体到不同性质即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扶贫的研究成果较少;国内在多部门协同扶贫的具体实践中,存在政府部门内部、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之间沟通不力,从而导致在协同扶贫工作中产生了许多问题,不改变以往政府单方面扶贫治理机制、“大水漫灌”扶贫模式,不及时制定完善的协同扶贫监督评估体制机制,就难以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因此,本文运用协同治理的分析架构,以山西省右玉县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综合研究分析右玉县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扶贫状况。在归纳分析学术界关于精准扶贫过程中部门协作研究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了右玉县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业的精准扶贫工作,并从多角度分析右玉县精准扶贫工作中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优化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扶贫的路径。期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对促进同右玉县具有类似贫困状况地区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各部门通力合作提供有益借鉴,从而适应精准扶贫实践活动的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成果。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企业发现,在国内国际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仅靠自身是较难生存和发展,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建立战略联盟是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为了推动和支持国内战略联盟全面全方位发展,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规范。随着这些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战略联盟的优势显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了联盟合作的队伍当中。目前国外对于联盟合作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要比国内成熟和丰富许多。而
学位
旅游主客交往是影响旅游者游览过程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情感营销时代,如何增强旅游者与当地居民间的情感联结,关注旅游者情感体验的全过程已经成为行业开展所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本研究聚焦于空间格局、街巷走向、人文生活完全与泉水融合形成的泉水社区——济南,将社会距离细分为亲近和逃避两个维度,以情感凝聚的情感亲密、移情感知、受欢迎程度三个维度维中介变量,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旅游者社会距离各细分维度对其行为
学位
进入2020年代,旅游供给和消费不断升级,旅游者消费意识不断强化,随着子女们成为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的社会人,其所在的家庭结构也由过去的“青年父母-幼年子女”逐步向“中年父母-成年子女”类型转变,已有的权力和资源配置结构开始调整,子女也开始成为家庭决策的重要主体。与过去的代际关系不同的是,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方式的不断更新,年轻一代的信息与资源获取能力提升更快,并且在获取和提升的过程中更少地
大遗址景区作为文化属性浓厚的旅游景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大遗址旅游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践行了总书记提出的“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的理念,有利于遗址资源的活化与保护。  大遗址作为特殊的旅游景区,其具象文物景观中的内在意义不言而喻,因而其旅游吸引力结构必然不同一般。本文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研究大遗址旅游吸引物,结合符号学相关理论,认为其不仅是一种客观实在,更是一种社会建构的符
学位
当今组织内外环境变化日益剧烈,经济全球化、动态化、竞争化的趋势更为明显,这使得团队在组织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团队对于培育组织成员学习、提高组织弹性、增加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为企业注入难以复制、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国家主推创新战略的大背景下,怎样提高团队创造力成为关键议题。过往的研究多探究领导方式
中国多数制造业企业长期依赖低成本优势,创新能力及核心技术不强,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迫切需要转型升级。随着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服务化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意味着企业从产品导向转变为服务导向,开展服务创新活动,发展产品和服务相融合的新模式。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内部创业的行动,也是资源和能力重塑的过程。在转型过程中,面对陌生的领域会有各种各样的挑战,知
学位
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环节,旅游商品是旅游购物的物质基础,以游客需求为准则是旅游商品开发的原则。本文基于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顾客感知价值理论、顾客感知风险理论等购买意愿相关基础理论,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个案,研究游客对苗族银饰商品的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并基于研究结论对苗族银饰商品的开发提供参考建议。  根据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通过研究国内外游客购买意愿、苗族银饰的相关文献,结合实地访谈结果
随着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游客们对于旅游行业的信息化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整合各类资源,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和品质,对推动和促进旅游目的地信息化服务品质建设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旅游需求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管理等理论,结合旅游信息化相关实践进行分析,分析了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指标基础因子,构
学位
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然而环境问题层出不穷。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环保意识逐渐在社会普及,但仍有不少企业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由此便引发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环境与经济是否可以实现共赢,学术界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重污染行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业,研究其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可以解决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同时也可以为其他行业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此外,由于
伴随教育信息化这一历史性机遇,有关中小学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也逐渐成为各国教育部门和教育学界研究的热点。在新世纪之交,国内外政府都相继出台与之相关的政策文件,并将之纳入到本国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蓝图中去。在国外,2015年,美国教育部颁布《2016国家教育技术规划》(简称NETP2016),重新构想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为未来而学习。相比于国外的研究,国内对于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