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儿童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中,道德教育是最关键的。根据查阅相关文献,得知儿童的社会教育在三位一体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而道德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儿童的成长中至关重要。近几年来社会工作在我国逐渐兴起,社会工作在儿童道德教育中起到的独特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将社会工作的理论应用到儿童的道德教育和日常生活中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现阶段许多学者主要是从儿童的学校教育、家庭环境方面进行基础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大力推行,儿童社会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如何将社会工作方法运用到儿童社会工作领域中也正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本文主要以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的小组工作方法为主要介入方法,探讨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儿童道德教育的可行性。本文选取武汉市H区L小学,进行了儿童道德教育现状及需求调查,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对道德教育的认知水平较低以及早期社会化不足,因此选取五年级和六年的学生发放了问卷。在此基础上,针对儿童的道德教育现状及需求,通过查阅与本课题相关文献,结合建构主义理论、认知行为理论,从道德教育需求、道德教育知识水平、道德教育方式等方面考查了儿童道德教育的现状和需要。设计儿童道德教育现在需求调查问卷,并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发现对L小学的儿童道德教育进行介入很有必要。接下来,将五年级作为参照组,六年级作为实验组,对六年级进行了小组工作介入,策划了以文明礼让、爱心尊重、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四个维度支撑的道德教育小组活动。在小组结束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参照组进行了后测问卷调查,运用SPSS对实验组和参照组进了介入显著度的分析。通过后测问卷数据以及观察得出的结论分析,实验组成员的道德教育水平和参照组的道德教育水平相比,实验组的道德教育水平显著度明显高于参照组,通过频次分析得知,实验组的道德教育水平与参照组相比有效百分比较高。因此我们可以说,社会工作介入对儿童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专门介入技巧可以应用到儿童这一群体。通过以上介入,本文从儿童的道德教育现状及需求提出必须加大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关注;同时将小组工作方法运用到儿童的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说明了社会工作方法在儿童道德教育中的可行性;在建构主义和认知行为理论的支持下,提出了在学校和家庭方面寻求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构筑儿童教育的三位一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