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35低碳钢在静止和流动溶液中的水线腐蚀行为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pa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水腐蚀是一种影响广泛的腐蚀行为。海洋结构物大多同时暴露在海水与大气环境中,在大气与海水的交界处存在水线区域。在海水与大气的共同作用下,水线区域是海洋结构物最易于遭受腐蚀破坏的部位之一,因此研究水线腐蚀机理对保护海洋结构物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水线部位的氧含量存在跃变,碳钢在水线部位的腐蚀相比于常规的海水腐蚀也更为复杂。由于水线附近氧含量较高,碳钢在水线部位具有较高的电化学电位,而碳钢在水线往下的部位由于氧含量较低具有较低的电化学电位,明显的电位差会导致处于水线区域不同位置之间的碳钢表面形成强烈的电池腐蚀效应。前人对水线腐蚀的研究集中于静态海水环境下的水线腐蚀,而海水流动性对水线腐蚀行为的影响鲜有研究。而实海中,水线部位的海水是流动的。为了获取流动状态下水线腐蚀的规律,本论文主要讨论了溶液流动性对水线腐蚀的影响。由于水线腐蚀是一种局部腐蚀问题,为了探究水线腐蚀的动态发展过程,本文采用了丝束电极技术结合浸泡实验,研究了不同水动力条件下水线部位的腐蚀规律,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基于丝束电极技术研究3.5%(wt)NaCl溶液中溶液流动对水线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态NaCl溶液中,碳钢的阳极区主要位于底部位置,虽然在实验中有向上发展的过程,但是始终距离水线区有一段距离,碳钢水线附近的阴极区较大。但是在流动的溶液环境中,水线下区域均有腐蚀发生,且阴阳极交错出现,有更强的电偶效应,局部腐蚀更加严重,且分布不均匀。(2)基于丝束电极技术研究在人工海水溶液中溶液流动对水线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态人工海水溶液中碳钢水线下区域皆发生腐蚀,腐蚀分布较为均匀。但是在流动的溶液环境中,阳极区集中在水线附近区域,底部为阴极区,基本没有腐蚀的发生。(3)碳钢水线腐蚀的表面形貌分析,将与丝束电极整体尺寸相同的试样浸泡于相同的溶液环境中,记录腐蚀过程并分析腐蚀形貌,结果表明:在静态溶液中,碳钢表面锈层分布较均匀,腐蚀形貌均匀;在流动环境中,碳钢表面锈层分布不均匀,腐蚀形貌凹凸不平,局部腐蚀更加严重。除此之外,在NaCl溶液和人工海水溶液中碳钢腐蚀的发展过程不同,锈层的形貌也有所不同,在NaCl溶液锈层颜色较浅也更为疏松。
其他文献
4月19日,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普惠集团生产的老榆林系列酒荣获本次博览会最高奖——金奖。这是普惠集团成立20年来,继荣获国内90余项荣誉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施工前阶段的造价控制其实是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的重点,没有前期完善的策划和准备,就很难控制工程项目过程中的造价变更而作为建设方聘请的第三方咨询机构,造价咨询方同样应该
目的:探讨结构光三维扫描系统3DSS在重建单侧眶缺损患者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的准确性。方法:使用3DSS扫描结构光仪对一例单侧眼眶部患者眼眶进行面部结构扫描并采集数据,利用SLS
离心机通过旋转运动,使物质产生较大的离心力,由于不同颗粒的质量、密度、形状、大小不同,在同样的离心转速下沉降速度也就不同,由此可实现对物质的分离、制备、浓缩、提纯。
目的:研究一种半自动的适用于CT图像中肝脏病变区域比较复杂的图像分割方法。方法:C-V模型和多相水平集相结合的分割方法,C-V模型依靠图像的全局性质使演化曲线最终停留在目标物体的边界,达到分割目标物的目的。多相水平集方法的引入,使得分割多目标区域成为可能,同时还避免了水平集函数过多而带来的覆盖区域的重叠和真空问题。结果:经过多次迭代,肝脏病变区域的低密度区的癌变区域和高密度区都被很好地分割了出来,
采用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制品进行染色加工,染色后染浴及纤维中存在废弃染料,为保证染色样品的各项色牢度,必须进行多次水洗、酸洗及高温皂洗等后处理加工,耗水量及污水排放量均较大。此外,染色中使用的无机盐排放后在污水处理环节无法被有效处理,含盐废水的排放会导致水与土地的盐化。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提出活性染料原位矿化染色及其矿化残液循环利用染色技术。在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环节采用新型碱剂XGB作为固色碱剂
紫杉醇(Paclitaxel,PTX)为新型的微管稳定剂,它对转移性卵巢癌、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癌症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因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极大的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在实际的物理系统中,常常存在有约束的情况。约束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比如:饱和、性能规范、安全规范、停机等。在系统运行期间,如果违反了运行所需的约束条件,很有可能会
最近在我国乌鲁木齐发生了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世界及我国多个媒体汇集于乌鲁木齐,进行实地采访与报道。境内外三股势力曾多次在新疆进行恐怖活动,但如此多的媒体进入
本论文以人物类纪录片为研究主体,从理念和形式两方面对其进行叙事策略研究。以个人毕业作品《医者仁心》为主要案列,并结合其他人物纪录片,在充分运用叙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