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碳源对碳包覆磁性纳米胶囊的电磁性能研究

来源 :安徽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壳结构的碳包覆磁性金属纳米胶囊具有多重微波损耗机制。本论文以等离子直流电弧放电法制备的碳包覆磁性纳米胶囊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使用不同的碳源及反应原料,对所制备的样品的尺寸大小、微观形貌结构等进行了控制。使用多种先进的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和讨论分析;运用VSM和VNA等仪器对纳米胶囊的磁性和电磁性能进行了测量。根据所测试得到的电磁参数,基于传输线理论对其样品在给定频率范围内(2-18 GHz)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纳米胶囊的吸波原理进行了讨论。使用无烟煤(AFC)和乙醇两种碳源制备出Ni@C_A和Ni@C_E纳米胶囊。在制备的过程中保持其他反应参数一致。结果表明,Ni@C_A纳米胶囊具有更小的镍核以及更厚的碳壳,且在Ni@C_A纳米胶囊碳壳中掺杂了SiC,表现出较低的饱和磁化强度和较大的矫顽力。测量其电磁参数,与Ni@C_E相比,Ni@C_A纳米胶囊的复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显着提高,这主要是由于洋葱状碳壳中掺杂了SiC、小尺寸的Ni纳米颗粒以及较厚的洋葱状碳壳三者协同作用造成的。其次,通过分析介电性与介磁性的共振-反共振行为,说明了磁导率到介电常数之间存在能量转换。在S和C波段频率范围内,Ni@C_A纳米胶囊获得了低于-20 dB的RL值。与Ni@C_E纳米胶囊相比,Ni@C_A可以在更薄的吸收体厚度下得到相同的吸收频带和吸收强度,且吸收峰在位于较低的频率。Ni@C_A纳米胶囊的RL值在厚度为5.1 mm处的5.12 GHz位置取得-49.99 dB最小值,而相同厚度位置下的Ni@C_E的RL值为-9.94 dB。Ni@C_A较之Ni@C_E具有低密度、强吸收的优点,并且克服了Ni@C_E介电常数低和吸收体厚度厚的缺点。以AFC和乙醇为碳源使用等离子电弧法制备出了Fe@C_A纳米胶囊和Fe@C_E纳米胶囊,保持其他反应参数一致。发现Fe@C_A纳米胶囊具有更小的铁核以及更厚的碳壳,同时在使用AFC作为碳源制备的Fe@C_A纳米胶囊,发现碳壳中掺杂了强介电性材料SiC。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测量了两种纳米胶囊的电磁参数,比较发现Fe@C_A纳米胶囊具有更大的复介电常数,表明Fe@C_A纳米胶囊具有更强的介电损耗。Fe@C_A纳米胶囊在4.56 GHz频率下,吸收体厚度为4.4 mm时,RL值达到最小值-39.38dB。比较两种纳米胶囊的三维反射损耗图,发现Fe@C_A纳米胶囊的反射损耗峰值位于较低的频率范围内(2-10 GHz),而Fe@C_E纳米胶囊反射损耗峰值位于高频范围(10.5-18 GHz),这一结果表明了可以通过不同的碳源来制备出适合不同频率波段的微波吸收材料。以铁镍合金为研究对象,以AFC与乙醇两种碳源使用电弧法成功的制备了(Fe,Ni)@C纳米胶囊并将之标号为样品B与样品E。TEM照片显示B样品具有更小的尺寸,XPS结果证明了B样品碳壳中掺杂强介电性材料SiC。测量两种纳米胶囊的电磁参数,可以得到B样品具有更大的复介电常数,这主要是由于小尺寸的纳米颗粒以及SiC掺杂在洋葱状碳壳中造成的。通过在2-18GHz频率范围内测量其电磁参数,研究了两种纳米胶囊的微波吸收性能,样品B在吸收体厚度为3.9 mm、频率为6.72 GHz下时获得了-29.98 dB的RL值,相同厚度下的样品E的RL值大于-10 dB,表明了样品B具有厚度薄和RL值小的优点。同时,在本章节中,以AFC作为碳源,研究了在使用AFC、微米级铁粉和镍粉三者不同比例下制备纳米胶囊的微波吸收性能。结果表明其铁粉、镍粉和AFC质量比为1:2:1的样品具有最好的微波吸收性能,其样品在频率为4.72 GHz、吸收体厚度为5.1 mm,RL值达到最小值-63.18 dB,在调节吸收体厚度(0.5-10 mm)时,其纳米胶囊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可以获得小于-10 dB的反射损耗,满足了厚度薄、吸收频带宽的特点,有潜力作为新型吸波材料使用。
其他文献
过渡金属碳酸盐由于其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以及高的理论容量,而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在实际操作中,电池的容量却很难达到理论容量,这是由于电极材料本身的结构、导电性等因素限制了其容量的发挥。因此,本文以钴基碳酸盐为主体,通过设计合理的微观结构、复合还原性氧化石墨烯(rGO)等方法来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导电性,从而改善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以及倍率性能,并对其储锂反应机理以及电
煤焦直接异相还原NO技术(CARBONO_X技术)是有效消除燃烧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技术之一。具有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的特点。但烟气中的残余氧气会消耗煤焦,降低NO的还原效率。生物质焦理化特性与煤焦有诸多相似之处,价格低廉且化学活性和碱金属含量高。因此本文提出了通过渗氮处理对生物质焦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对NO的反应选择性的方案。利用自行搭建的固定床反应器、傅里叶红外仪(FT-IR)、裂解-色谱/质谱联用仪(
铜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而被广泛用作各种电子领域的散热元件。随着电子元器件向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铜基散热元件的导热性能。碳纳米管(CNTs)具有优良的力学、导电导热性能和极低的热膨胀系数是铜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有望同时提高铜的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本论文采用细胞破碎仪和高能球磨机对碳纳米管进行分散处理,研究了分散工艺对碳纳米管分散性的影响。采用机械混粉和高能球磨的方法分别制备了三种CN
位于燕山东段的辽西地区,NNE向线性裂陷盆地集群式嵌布在EW向断块隆起之上,它们是形成于中晚侏罗世、演化至早白垩世、终结于晚白垩世的中生代盆地群——辽西中生代盆地群。其形成的驱动力是中生代以来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对华北克拉通的破坏,研究认为,华北克拉通破坏发生于中晚侏罗世(108155Ma),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及岩石圈部分减薄可能在早白垩世(130120Ma)。破坏的深层表现是克拉通东部陆块由厚的克
[目的]探讨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比较不同球囊扩张直径、不同球囊扩张时间,不同球囊扩张压力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以期找
目的:人参被称为“草药之王”,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人参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如:人参皂苷、多糖、氨基酸、蛋白质等。其中,人参皂苷是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是最被广泛使用的。本文利用HPLC-MS技术中的多反映检测模式(MRM)对其进行检测,分析多孔碳材料对人参粗提物中人参皂苷的提取效率。已知人参产地繁多,不同产地的人参质量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没有较优良的评价手段,本文通过已知建立的HPLC-MS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性能建筑材料和新型的建造技术的使用,超高层建筑在全国多个城市拔地而起。但是伴随着超高层建筑的是结构的基本周期变长和结构阻尼变小,超高层建
陶瓷材料一般具有硬度高、耐高温、耐磨性能极好、重量轻的优良特点,在航空航天、医疗、手机、汽车等多个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因为陶瓷材料是脆性材料,其力学特性为确保使用安全发挥关键作用,为此需要在生产过程中重点关注。非接触式检测技术作为目前检测领域中主要的检测手段,保证生产过程对产品的非接触,准确检测生产产品的质量,关于对陶瓷材料进行相关的品质检测,提高产品应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具有重要地位。作
目的目前国际上把体适能作为健身的一项主要目标。体适能因个人需求的不同分为运动体适能和健康体适能,前者主要包括:速度、反应、爆发力、协调性和灵敏性等素质,这是运动选
会议
研究目的:探索DSA引导下经皮肝动脉注射乙氧硬化醇与碘海醇合成物对家兔肝脏血管及肝脏组织的损伤程度,探讨乙氧硬化醇与碘海醇合成物作为肝动脉栓塞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