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洋数据共享系统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to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是世界第三,我国最大的陆缘性边缘海,位置独特,自然条件复杂,资源丰富,交通、经济、政治和军事地位重要,是国际海洋研究的热点地区。南海海洋科学数据是多年海洋科学研究的积累,数据的共享将为南海海洋科学研究快速发展提供必要支撑,在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航运安全保障以及南海权益维护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研究以目前国际海洋数据共享技术前沿为起点,旨在围绕高分布性、高异构性海洋数据的集成与共享这一热点问题,针对南海研究的需求,从顶层数据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底层数据实体的分析,多源、多学科、多类型、多格式数据的转换与集成等多方面探讨南海及其邻近海区数据集成共享及可视化应用的难点和欲解决的新思路及关键技术。已实现的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   1、选用国际先进的OPeNDAP协议及其软件框架设计并构建起一个开放架构的海洋数据可视化共享与应用平台。利用GDS,TDS,Dapper等数据服务器构建系统核心,并采用DChart和LAS系统扩展服务,形成C/S和B/S模式结合的数据集成与共享系统。   2、研究多类型、多格式的南海海洋数据向GrADSBinary和NetCDF格式数据的转换方法,总结基于XML的OPeNDAP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实现南海分布、异构数据的的有效转换与集成,满足了数据无缝存取和远程共享需求。   3、研究了系统可视化服务的实现机制和交互规范,通过整合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在时效性、动态性、规模和精度上的需求。用户可直接在线进行数据访问、查看、抽取和可视化应用,亦可通过GoogleEarth和GoogleMap获取更多可视化应用,方便易用,灵活高效。   4、简要探讨了支持e-Science的虚拟与协同科研环境,通过“科研在线”应用满足科研团队的协同工作与知识分享需求。   南海海洋数据共享系统架构层次分明,功能定位明确,服务界面友好,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数据的无缝共享与可视化服务效果表明系统数据可用性强,数据安全性能和服务性能可靠。
其他文献
环境有机污染物,特别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一般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不易降解,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中富集,某些特定污染物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特性,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有
近年来,县区在招商引资中面临许多问题,比如,招商引资面临邻近县区竞争;招商引资人员缺乏经验和手段;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落实不到位;招商引资项目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第三产
钴(Co)基电极材料具有理论容量高、制备方法简单、多价态等特点,已成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之一。但Co基电极材料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导电性差、循环稳定性不佳、电势窗口较窄等,从而限制了其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发展与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材料微纳结构调控方面出发,分别构建了Co-pre纳米片@NiCo-LDHs纳米片核-壳阵列(Co-pre@NiCo-LDHs NNAs,其中Co-pr
学位
期刊
作为一种新兴多学科交叉的微型零件制造技术,微成形自出现以来就因其具有诸多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并已用于部分微型零件的制造。然而,由于微小尺度下一系列尺度效应现象的出
学位
光催化材料已广泛的应用于诸多领域,更在环境净化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以TiO2为代表的传统光催化材料有光量子产率低下,可见光利用率低等缺点,难以得到广泛应用。为促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但是要想保证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
我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着广阔的红壤资源,这一地区水热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潜力很大。然而,较高的土壤酸度和较低的土壤肥力水平等因素限制了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用水量逐年增加,污水处理量和污泥排放量随之增加,根据中国环境年鉴的数据,至2010年底,我国污泥排放量达到近8亿吨。如何妥善处理这些污泥是目前学者关注
在纳米磁性材料中,铁基纳米材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从远古时期开始,铁一直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材料,也是因为铁是人们熟悉的一种铁磁性材料。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