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D基因组野生稻花色苷合成途径中关键结构基因的分子进化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3537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色苷属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安全无毒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经典的次生代谢途径,一直以来,花色苷生物合成途径的进化模式倍受关注,许多在二倍体物种中展开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不少理论和实验数据,但在多倍体中此类研究甚少。异源四倍体CCDD基因组野生稻物种属于Oryza officinalis复合体,主要包括O. alta、O. grandiglumis和O. latifolia共3个物种,它们的地理位置重叠、形态学特征相似、基因组同源等特性使同时探索花色苷合成代谢途径在相近多倍体物种内的基本进化规律成为可能,同时基于整个代谢途径的系统发育分析也有望进一步阐明3个物种长期以来颇有争议的分类地位。本实验通过大规模的克隆和测序,对CCDD基因组物种中花色苷合成途径中6个关键结构基因的倍增情况、选择规律、进化速率等开展了全面研究,并以此为基础,从代谢途径进化的角度探讨了3个多倍体的物种发育关系。主要结果如下:一、揭示了6个关键结构基因在3个多倍体物种内多样的进化方式。研究发现,对于花色苷合成代谢途径,多倍化并没有导致整个代谢途径的单纯倍增,在所选的6个结构基因中,只有基因chs、f3h和ufgt在3个多倍体物种内同时保留了双亲基因组的拷贝类型,但基因chi、dfr和ans却并没有出现倍增,而是只保留了一个亲本D基因组的拷贝序列。进化速率和进化选择的分析发现,无论倍增与否,这6个基因仍然承受严格的纯化选择,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对于倍增基因而言,来自C基因组的组分所受的纯化约束力比D基因组的大,序列进化的速率也较D基因组的慢。对于整个代谢途径,有关上游基因(早期合成基因chs、chi和f3h)和下游基因(晚期合成基因dfr、ans和ufgt)进化速率的比较则发现它们在多倍体与在二倍体中相同,大致呈现出相同的规律性,但数据差异显示了多倍体的进化机制和进化动力的复杂性。二、进一步明确了3个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基于整个代谢途径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在3个物种内O. alta和O. grandiglumis两个物种的亲缘关系比较近,此结果支持将这两个物种处理为同种,并与O. latifolia并列的分类处理方式。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了119个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初步进行了杂种优势群的划分。从119个自交系中选取9个代表自交系按Griffing方法4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成36个杂交组合,并将杂交组合种植于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多营农场,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将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产量和特殊配合力进行研究,其结果如下: 1.从8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73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
目的:探讨在实施酸碱平衡诊断期间血气分析检验方法应用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07月~2019年06月收治的78例酸碱失调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检验组(39例):采用常规诊断方法+
目的:进一步简要分析和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着重选取我们小区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针对所有研究对象分成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在临床上医疗工作者常用阿司匹林药物来对血小板病症进行医治,而本文主要针对该药物对相关病症医治产生的效果,以及它的临床服务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过程使用的是回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在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研究时段: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抽取我院以上时段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29
目的:针对肾结石患者使用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2017年8月-2019年10月,选取前来我院就医的肾结石患者(n=68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