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中的“再创造”:翻译研究中一个久远而又新生的话题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bbbccc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创造”在翻译界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反对“再创造”的学者其实对“再创造”存在一定的误解。这些误解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翻译中无需“再创造”。这种误解主要源于对翻译的认识偏于简单化。认为翻译只不过是一项机械的语言转换活动,译者无需发挥创造性。第二:“再创造”违背了作为翻译第一原则的“忠实”原则。这种误解主要源于对忠实概念的绝对化理解,认为忠实就是“不增、不减、不改”。第三:“再创造”就是改写。这种误解主要是由于对“再创造”的度没有正确的认识。而支持“再创造”的学者对于“再创造”产生的原因、表现的范围及需要的条件等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学者们普遍认为在文学翻译中,“再创造”体现的比较充分,原因在于文学是一种艺术。而对于科技翻译,他们认为无需“再创造”,原因在于科技文章讲究科学,以逻辑性为其主要特点。其实科技文章也有其艺术性的一面,科技翻译中也体现了“再创造”,只是体现程度不如文学翻译。英汉两种语言美学生成机制存在巨大差异,这也为“再创造”在英汉翻译中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本文拟从英汉翻译角度,针对上述问题对英汉翻译中的“再创造”进行探讨。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翻译中的“再创造”综述。本章首先尝试对“再创造”进行界定。接着从分析翻译伦理、接受美学、功能翻译理论对“再创造”的启示入手,从理论的角度对“再创造”进行宏观规约和支持。第二章:“再创造”在英汉翻译中的可行性及重要意义。本章首先从英汉美学生成机制的差异入手论证“再创造”的可行性,接着从延伸原作的价值及吸引中国读者的角度论证“再创造”的重要意义。第三章:“再创造”在英汉文学翻译中的表现。本章从生成优美的音韵节奏,生动的形象,深远的意境及优雅的文体风格四个方面论证了“再创造”在英汉文学翻译中的表现。第四章:“再创造”在英汉科技翻译中的表现。本章首先对科技翻译中的“再创造”进行辩证分析,指出“再创造”这一现象也存在于科技翻译中,而这也是译界以往关注不够的地方,同时对其在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中的表现也进行了对比分析。接着从词汇和句法层面例证了“再创造”在英汉科技翻译中的表现。第五章:“再创造”对译者的要求。本章从英汉两种语言的精通、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及百科知识的积累等三个方面对译者提出了要求。
其他文献
利用MODISNDVI遥感数据和GIS技术.结合多种计算方法.从高到低划分红色、橙色、黄色三个预警区间对西藏自治区2005~2014年草地承载力开展监测预警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4年西藏自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技情报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内涵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有许多一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科技情报工作
我国近年来逐渐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但在养护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重视建设忽视养护,很多农村公路都处于失养状态。有效避免现状,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成效,就要同
介绍了R&D指数对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论述了知识扩散的保值特征和知识外溢的增值特性,研究了时空距离、产研体制、受体知能、社会结构等因子对显性主动知识溢出的作用
目的探讨泛素样蛋白D(UBD)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乳腺癌组织行UBD染色并分析其表达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中UBD在基因水平
增值服务和良好的供应管理推动着元件目录分销商RS在经济不景气环境下取得成功,而在市场需求快速回暖进而转热之时,RS正着力在新能源(风能/太阳能)和交通运输领域拓展新客户。
海上事故中70%以上是由于某种人为失误造成的,因此,将模拟的方法用于训练,研究和进行风险分析是航海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少的.例如,在培训认证和值班协定标准(STCW 95)的修改
文体学是连接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桥梁,它以相关的语言学理论为工具,对文学文本的语言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研究语言特征与主体意义和美学效果的关系,从而避免对文学作品主观直觉式
中国教育部在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迫切呼吁教师和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分析了童装产品在销往中国、美国、欧盟和英国市场的采购活动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比较了各国市场对童装产品的成分标签、护理标签、燃烧性能、机械安全性和有害物质方面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