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结构-绩效的实证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sxdcfvgb0987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大的实体经济必须有强大的金融作为后盾。银行是资金融通的重要中介,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银行绩效的提高不仅关乎自身利益,更关乎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的质量水平。WTO过渡期结束以后,我国金融业进一步深入对外开放,这给银行业带来重大机遇,也提出了巨大挑战,而银行业绩效的研究能为各商业银行调整资源配置和经营策略提供依据;为政府监管部门制定监管政策提供引导和支持;对中国金融业在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传统SCP框架下,理性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引入产权结构、资本充足率等结构变量,多方面研究影响中国银行业绩效的结构因素。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选题方法及内容,初步确定了分析框架;第二章回顾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分类总结了国内外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第三章从资产收益率、市场集中度、产权、资本充足率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银行业的现状,研究表明我国银行业经营绩效己明显改善,市场结构为寡头垄断,产权结构单一,资本充足率水平较国际水平偏低等;第四章运用12家银行近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产权结构、资本结构等因素的复杂关系进行多层次的回归分析,得出国有产权不利于银行绩效的提高,资本充足率与银行绩效正相关等结论;第五章在前文定性定量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降低进入壁垒,完善退出机制,深化国有产权改革,完善资本充足率管理以及提高银行内部效率等政策建议,在文章结尾分析了本文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世界经济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的“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弹性不足和强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双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住宅市场的非理性繁荣以及物价水平的居高不下,这些都表明中国居民投机行为较重、非理性成分较高,再加之法律
2011年,受国际局势动荡影响,国际市场对黄金的避险需求激增,加之国际热钱的炒作,国际金价从1420.78美元/盎司起步,接连突破数个整数关口,站上190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并进入了宽幅
期刊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稳定。金融的健康发展在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构成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金融风险
反倾销已经成为当今一种主流的贸易救济手段。本文主要考察反倾销的经济效应,以便能够为中国今后的政策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论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实施反倾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