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山东段晚古生代以来地壳演化—以乌什塔拉地区为例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天山褶皱带位于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之间,保存有元古代和古生代洋盆演化的重要讯息,是研究天山造山带发展历史的理想地区之一。为此,本文选择了新疆1:5万马兰村、新井子等四幅区调项目为支撑,探讨南天山东段晚古生代以来地壳演化过程。  研究区位于新疆和硕县乌什塔拉乡,属于南天山东段。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和路线调查、室内资料整理和数据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从区域地质背景、沉积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等特征研究入手,分析了研究区晚古生代以来地壳演化的过程,并获得了以下认识:从早泥盆世阿尔皮什麦布拉克组到早石炭世甘草湖组,本区为浅海-陆棚海-半深海-浅海的一个交替出现的沉积环境;在晚泥盆世,南天山大洋虽然已经封闭,但在塔里木板块和中天山板块之间仍然存在残留海盆,两个板块仍然处于汇聚状态,在塔里木板块北缘发生局部拉张,诱发火山喷发,形成了本区破城子组火山岩;本区广泛分布的花岗岩形成年龄在305±1Ma-289±4Ma(锆石U-Pb)之间,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均属钙碱性系列,为壳幔岩浆混合成因,形成于南天山碰撞造山作用的晚期阶段,可能代表了南天山古洋盆在晚石炭世最终封闭。本区出露的志留系构造混杂岩带形成于早石炭世中期-晚石炭世晚期,区域上属于榆树沟-铜花山构造混杂带的西延部分。从研究区的褶皱和断裂分析,本区至少经历了两期主要构造变形,第一期为早石炭世NW—SE向的褶皱变形作用;第二期为早石炭世中期-晚石炭世晚期NNE→SSW向的逆冲推覆作用,并伴随有一系列左行走滑运动。  综合认为,在志留纪晚期南天山大洋开始收缩,洋壳向北部的伊犁-中天山板块之下俯冲;到中泥盆世末期,伊犁-中天山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第一次发生碰撞,洋壳消失;从晚泥盆世开始-早石炭世,南天山东段地区进入到了残留海盆演化阶段;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南天山东段地区进入陆-陆碰撞阶段,即伊犁-中天山板块与塔里木板块发生碰撞,残余海盆消失,从此进入板内演化阶段;中生代早期南天山东段地区处于造山期后剥蚀阶段,缺失了三叠纪沉积;从侏罗纪开始,山间断陷活动逐渐开始活跃;古近纪-新近纪期间,断陷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进入第四纪,南天山东段地区以左行走滑运动和断块不对称隆升运动为主,从而形成了现代多级河谷阶地。
其他文献
河北蔚县剪纸被誉为东方民族艺术的奇葩,它绚丽多姿、异彩纷呈,承载着丰厚鲜活的民族精神、思想情趣、信仰习俗,记录、印证和传递着蔚县地域文化基因,浓缩着蔚县人民的智慧、
纸上谈兵与用人失察柴吉宏,罗爱党有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有一只不能下蛋的母鸡,为了求得生存甚至活得有滋有味,常把别的母鸡下的蛋搂进自己怀里,高声鸣唱着向主人炫耀,主人也因此对
石笋中提取的古气候代用指标可用来重建气候,此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季风气候研究,并已取得重大进展。过去有关石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百年—千年时间尺度上,具有季节分辨率的石笋记录
学位
山东二叠系是煤及煤成气重要的富集层位。国际二叠系三分后,随着能源开采的需要,亟需进一步厘清研究区二叠系内部统的界线。本文以综合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利用沉积学、岩石地层学
摘 要:本文分析探究吉林气候对当地庭院景观设计的影响。在吉林庭院设计过程中,气候是吉林庭院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也是庭院生态设计的首要前提。本文阐述了吉林地区的气候特征,探究此气候特征对吉林地区庭院景观设计的多维影响,并研究基于气候影响下吉林地区庭院景观设计的策略,旨在为吉林地区庭院景观设计提供设计参考。  关键词:庭院景观设计;气候;植物配置;地域特征  0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藏传佛教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吸纳并借鉴了来自其他文化和宗教的义理及图形样式,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图案特征。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佛眼”图案为研究对象,对这一图案的起
在一线工人中发展党员的难点和对策□张林祥企业一线工人党员偏少的原因在当前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轻易地回避一线工人中党员比例偏少、发展比例
大情字井油田乾157区块为低孔、低渗油藏,自然产能低,开发难度大,本文以石油地质学、油田开发地质学及油藏工程为理论指导,综合利用研究区的勘探开发资料,对储层进行精细评价,建立
熊耳山地区是河南省重要的黄金产地,区内分布着上宫、萑香洼、祈雨沟、青岗坪等一批大中型金矿。对于区内金矿的成矿时代、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来源、矿床成因等尚存在很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