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目标柔顺抓捕的姿态控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qu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目标抓捕变成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而对空间非合作翻滚目标直接进行抓捕容易使机械臂受力过大,导致机械臂损坏。因此采用了柔顺抓捕策略,即抓捕前跟随抓捕目标运动,并在抓捕后使得组合体停止旋转。而本文主要对柔顺抓捕过程中的姿态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分为姿态同步以及组合体姿态控制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本文给出了参考坐标系的定义,对比分析了欧拉角和四元数姿态描述方法,并建立了四元数描述的相对姿态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以及组合体相对姿态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其次,在模型确定的情况下,姿态同步任务中使用了基于Lyapunov理论的非线性反馈控制方法,而组合体姿态控制部分则使用了SDRE次优控制方法,并利用θ-D方法对其进行解算,并进行了力矩限幅。通过仿真分析了两部分任务控制律的有效性,同时说明θ-D方法解算的SDRE次优控制律在向量限幅的情况下也能使系统稳定。最后给出了抓捕航天器在整个过程中的姿态角速度和控制力矩曲线,把两部分任务结合到了一起。最后,在考虑惯量不确定且存在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本文把惯量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当成复合干扰处理,给出了一种有一定适用性的复合干扰上界估算方法,使用了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律设计,在仿真分析时考虑了无法估计上界以及不确定性变大这两种情况,仿真结果说明了设计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律能有效的抑制惯量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组成的复合干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同样的最后把两部分任务结合到了一起,给出了抓捕航天器在整个过程中的姿态角速度和控制力矩曲线。
其他文献
迈入精准医学时代,医学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带来飞速增长的形式化领域知识需求。精神疾病文本挖掘作为精神医学领域知识获取的一种重要手段,正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区别于以基因、蛋白和药物等实体及其关系识别为核心的分子生物学文本挖掘,精神疾病文本挖掘面临经典公开数据集缺乏、语言表达多样性、术语变化较快;实体间远距离特征多、跨句关系频繁出现等困难,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然而,现有精神疾病文本挖掘在数据
生物炭(biochar)是在厌氧和缺氧条件下,将木材、畜禽粪便、秸秆等生物质通过高温裂解(稻草1号秸秆生物炭>小麦秸秆生物炭>沙柳秸秆生物炭,同时通过正交软件分析不同生物炭去
本论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中职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通过对科学素养的影响因素以及中职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选取笔者实习时工作的山西万荣职教中心能源与新能源类专业(电气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职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研究。共发放量表120份,收回有效量表110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模量、高比强度、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高温性能以及耐磨性能、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好等独特的综合性能。搅拌铸造法对增强相颗粒种类
2004年1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公布,我国高速铁路在经过近15年的快速发展,运营里程已达到2.5万公里,建设高铁站点五百多座,位居世界首位。众多高铁设站城市的发展经验指出,
煤矿井下不同断面巷道中,风流流场与瓦斯浓度场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了复杂的耦合关系,这种耦合特性直接影响了巷道中瓦斯的分布特征。对于巷道中瓦斯的分布特征掌握的越
隧道呈特殊封闭结构,使得隧道洞口环境照度差异较大,引起“黑洞效应”和“视觉适应滞后”等现象,影响驾驶员视觉识别能力,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本文基于人眼视觉特性,开展隧道入口光环境变化对人眼视觉识别的影响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设计了环境照度由亮变暗时人眼识别障碍物的模拟实验,分析了12000组实验数据,得到了隧道接近段照度与人眼反应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隧道入口段照度一定时,初
思维导图通过简洁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有条理地呈现出来,能够以最为直观、形象、简洁的方式表征知识,拓展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已有研究能够证实思维导图在阅读、写作、文言文等新授课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但思维导图其实也可以拓展到高三语文复习中来。考虑到高三语文的知识结构较为复杂,复习需要查漏补缺等问题,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从安排时间整体规划,到设定具体复习目标;从提高学生语文复习效率,到
城市交通监控体系,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分支之一。城市交通中,交通监管在智能化发展上发挥着核心效用,亦于交通领域以及模式识别上,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
课堂教学活动是知识传授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显著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分析是探究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质量关系的关键方法。传统的教学分析方法主要以人工观察分析为手段,存在着主观性强、效率低等弱点,分析能力有限。当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融合教学分析理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教学分析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即基于当前教学设备设施现状,结合传统教学分析方法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