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利用激光全息技术研究瞬态物理现象的过程中,用来记录高速运动物体全息图的全息干板必须具有较好的时间响应能力,该文围绕这一问题阐述了研究全息干板时间响应特性的目的和意义,综述了全息干板时间响应特性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并从中提取了该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围绕全息干板在脉冲光源曝光下的互易律失效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一、用数学语言对Gumey-Mott原理进行了描述,提出了用于模拟全息干板主要感光过程的随机模型,并建立了等曝光量条件下曝光时间与黑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以此来研究全息干板的时间响应特性.二、研究了模型参数变化对全息干板互易律失效特性的影响,并从中分析了在感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光化学反应,在此基础上对全息干板D-Log(E)曲线的肩部非线性给出了新的解释,提出了"在感光过程中,光电子吸收银离子的速度是决定黑密度的关键因素"的观点,同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互易律失效对全息照相的影响.三、设计并建立了三套曝光实验装置,分别能够产生长脉冲、微秒脉冲和超短脉冲激光,并且能将不同光脉冲曝光的能量漂移控制在4﹪以内.特别是设计了由快开快门、爆炸快门相结合的脉冲宽度有限可调的开关系统,消光比达50000倍.四、实验研究了Slavich VRP-M全息干板对不同宽度光脉冲曝光的响应特性,首次给出了Slavich VRP-M型全息干板的等曝光量曲线(互易律失效曲线),并通过有限的实验点给出了与理论模拟相一致的结果,并由此得出当曝光时间短于全息干板中激发光电子的"dead time"或长于银原子的"decay time"时,全息干板存在严重互易律失效的结论.并且与无失效曝光相比,要得到相同的黑密度,超短脉冲曝光所需的总曝光量是无失效曝光的10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