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多孔玻璃材料的制备研究

来源 :山东轻工业学院 齐鲁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多孔玻璃是指孔径具有几nm到100nm的微孔玻璃。由于纳米多孔玻璃具有比表面积大,微孔径可控制,化学性质稳定,形状一定等优点,使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多功能用途的新型多孔玻璃材料,在固定化酶、病毒过滤、色谱分析、光纤通讯、海水淡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它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课题。 纳米多孔玻璃一般是利用玻璃分相原理制得的,即将一定配比的Na<,2>O-B<,2>O<,3>-SiO<,2>体系玻璃在一定温度下进行高温熔融制得母体玻璃后,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从而使得母体玻璃分相,然后将分相后的玻璃浸入一定浓度的无机酸或者水溶液中,将易溶的Na<,2>O-B<,2>O<,3>相浸出,从而获得不同孔径大小和分布的纳米多孔玻璃。 本文通过对纳米多孔玻璃制备及性质的研究,分析了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酸的浓度和酸处理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对制备纳米多孔玻璃性质的影响。制备出了孔道相互连接、均匀分布、孔径范围狭窄的较大尺寸的纳米多孔玻璃,利用SEM和BET等方法对纳米多孔玻璃进行了表征。 研究表明:Na<,2>O-B<,2>O<,3>-SiO<,2>系统的多孔玻璃组分选择在其分相区域内,可以得到孔道相互连接、均匀分布、孔径范围狭窄的较大尺寸的纳米多孔玻璃:通过对母体玻璃水洗、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热处理后的分相玻璃表面进行氢氟酸抛光处理、在酸液中加入饱和电解质,并通过提高酸处理温度、降低酸液浓度等方法,制得了具有较高强度、无裂纹、较大尺寸的纳米多孔玻璃。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舱室不同驾驶位人员长时间保持不规则体位后的下肢血流量和表面肌电图变化,为舱室设计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分为主驾驶坐位、副驾驶坐位和副驾驶观察
随着对硬质合金硬度和强度要求的不断提高,超细乃至纳米硬质合金成为目前国内外硬质合金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对超细硬质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粉末的制备与烧结两个方面。本
我国铸造业多数是采用冲入法球化处理工艺生产球铁小件,在生产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球化率低、球化效果不稳定;回炉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球化剂消耗量大,镁的收得率低;弧光大,烟尘多,劳
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薄钢板连铸连轧过程组织性能控制与检测”,通过热模拟实验,热轧实验,对热轧TRIP钢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重点对高硅与低硅TRIP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