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和政府负债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PPP模式作为社会资本投资的新途径,不仅创新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转型方式,有效降低了政府压力,而且削减了投融资风险,促使投资者、社会公众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形成三方共赢的局面。为发展地方经济,定西市政府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由于地方财政资金不足,难以满足基础设施的全部资金需要,因此选取具有特许经营权限的LR高速公路项目进行PPP项目融资,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融资的同时,有效的改善地方交通条件,为地区民众脱贫增收打通了交通线。实际上,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PPP融资模式,是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改革举措,能够促使地方政府从职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增强市场建设活力,对于贫困地区脱贫增收和改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PPP相关理论基础上,以LR高速公路项目为对象,展开PPP融资的探讨及分析。首先分析了LR高速公路项目PPP融资的结构、运营机制、回报和收益分配机制、项目监管机制等,进而对项目融资过程中的资金流转、政府承受力、物有所值进行了评价。为了进一步推进LR高速公路项目PPP融资的有序实施,分析了该项目融资在推进过程中可能存在缺乏规范的融资制度约束、社会资本方与政府存在利益冲突、PPP项目融资面临多重风险等障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促进LR高速公路项目PPP融资顺利实施推进的保障措施,如完善PPP项目融资制度建设、明确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利益机制、完善融资风险防范应急机制等。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对同类公共项目建设的PPP融资模式和融资机制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