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战略类型、进入方式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以泸深两市企业为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企业多元化实践的发展,多元化研究越来越深入,从主要集中于研究多元化概念、类型、动因到用定量方法度量企业多元化程度及验证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再到对多元化具体问题的细分研究,研究方法越来越科学有效,多元化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充实。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对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多元化进入方式的选择,多元化战略类型的选择,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为了对多元化进入及战略类型进行定量分析,本文首先对多元化概念、多元化动因、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入方式和战略类型的相关理论作了较为详细的回顾并进行总结。本文从动态的角度出发,根据自身研究特点及需要把多元化理解为企业的一种成长方式,表现在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开发及新行业的进入。另外,本文对多元化进入方式、多元化战略类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简单的规范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 本文选择了200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符合研究要求的样本137家,将样本多元化进入方式分为自建、并购、合资三种,并结合多元化进入的产业与企业原来经营行业的关系将多元化战略类型分为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两种,并检验了进入方式与战略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还对样本总体、三种进入方式、两种战略类型、六种匹配模式做了多元化进入前后的绩效配对样本检验,以考察各种模式带来的企业绩效的变化。 本文实证结果显示出:2002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多元化进入方式及战略类型的决策选择倾向于理论上支持的并购——非相关、自建——相关的匹配模式,并且本文还发现合资进入方式更倾向于结合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实证结果与本文的相关研究假设一致。然而,配对样本检验却不支持这种匹配理论,即本文发现以上具有较强理论支持的特定匹配模式并不能较其它模式带来企业绩效的提高,与本文研究假设相悖。本文认为,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性质和我国企业自身具有的特点决定了这种矛盾性,即理论上合理的决策行为却没有产生出预期的效果。另外,针对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了利于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以及消费品的日益丰富,人们对旅游产品的追求逐渐朝着个性化、体验化的方向发展。旅游者在选择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时,更多地是在寻求一种体验,除
绿色、健康、生态、文化、体验和休闲是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以独特“乡村性”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结合了这几大旅游潮流,将古老的占基础地位的第一产业和朝气蓬勃的第三产
近20年以来,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非常活跃,国外学者分别从公司特征因素、公司治理因素、行业因素以及宏观经济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在公司治理因素方面,国外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加入WTO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却面临着来自外资贸易公司和国内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进、出口经营权已不再是一种特权,受政府保护
伴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移动终端性能的飞速发展,移动商务服务这种新兴的商务模式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中,移动商务服务的兴起,改变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进
目的 探讨饮食法、饮水法以及运动饮水法3种干预方法对降低成分献血者乳糜血的作用.方法 对287名参加成分献血的乳糜血献血者分别采用饮食法、饮水法以及运动饮水法进行干预,
本文对中国饭店企业跨国经营战略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构建了中国饭店业国际竞争力演进阶段模型。通过该模型,一方面明确了目前我国饭店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
绝大多数语文老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通常都是先根据课文章节对课文展开讲解;然后再对章节进行总结;最后再书写文章.由于每个模块都是分开的,这就使得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