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企业多元化实践的发展,多元化研究越来越深入,从主要集中于研究多元化概念、类型、动因到用定量方法度量企业多元化程度及验证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再到对多元化具体问题的细分研究,研究方法越来越科学有效,多元化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充实。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对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多元化进入方式的选择,多元化战略类型的选择,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为了对多元化进入及战略类型进行定量分析,本文首先对多元化概念、多元化动因、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入方式和战略类型的相关理论作了较为详细的回顾并进行总结。本文从动态的角度出发,根据自身研究特点及需要把多元化理解为企业的一种成长方式,表现在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开发及新行业的进入。另外,本文对多元化进入方式、多元化战略类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简单的规范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
本文选择了200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符合研究要求的样本137家,将样本多元化进入方式分为自建、并购、合资三种,并结合多元化进入的产业与企业原来经营行业的关系将多元化战略类型分为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两种,并检验了进入方式与战略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还对样本总体、三种进入方式、两种战略类型、六种匹配模式做了多元化进入前后的绩效配对样本检验,以考察各种模式带来的企业绩效的变化。
本文实证结果显示出:2002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多元化进入方式及战略类型的决策选择倾向于理论上支持的并购——非相关、自建——相关的匹配模式,并且本文还发现合资进入方式更倾向于结合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实证结果与本文的相关研究假设一致。然而,配对样本检验却不支持这种匹配理论,即本文发现以上具有较强理论支持的特定匹配模式并不能较其它模式带来企业绩效的提高,与本文研究假设相悖。本文认为,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性质和我国企业自身具有的特点决定了这种矛盾性,即理论上合理的决策行为却没有产生出预期的效果。另外,针对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了利于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