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世俗之乐”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xfj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名曰“《史记》‘世俗之乐’研究”,即以“世俗之乐”(通常简称“俗乐”)作为本文的研究中心,以《史记》中的相关史料为基础,结合先秦文献,密切联系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对先秦、秦汉时期的俗乐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研究。 本论文主要分三章。 第一章主要是对“雅乐”、“俗乐”在概念与内涵上作了相关论述,明确了雅乐与俗乐的区分。此章节对“俗乐”在概念、内涵方面的讨论是本文研究的一个前提。目前,学术界对“俗乐”缺乏一个明确而统一的界定,而要研究“俗乐”,首先要从概念上加以明确。针对不同权威工具书的解释,笔者在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俗乐”的内涵作了归纳,把“散乐”、“四夷之乐”等相关的内容纳入“俗乐”的范畴,而这些内容在《史记》等诸多文献中也多有体现。 第二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主要是针对《史记》中涉及到的俗乐形态作了详细地考察。其中,第一节主要考察的是“淫乐”与“濮上新声”;第二节是对先秦俗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女乐”与“女乐乱政”现象作了深层次地探讨;第三节是对“高渐离击筑荆轲歌”等相关的内容作了梳理与研究。有关“淫乐”与“濮上新声”的考察,笔者着重对“濮上新声”这一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俗乐与商纣王所作的“淫声”从文献方面作了相关辨析,认为“濮上新声”实际上也是民间俗乐的一种,并非所谓的“靡靡之音”。在考察“女乐”与“女乐乱政”现象时,通过对“女乐”形式的追溯,认为其来源甚早,并在先秦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至春秋时期成为“郑卫之音”等民间俗乐主体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而春秋、战国时期屡屡发生的“女乐乱政”文化现象其实质正是“新乐”即将取代“古乐”,或即蓬勃发展的民间俗乐将要取代垂垂老矣的雅乐,这一现象在“女乐”表演形式上得到了鲜明地体现。在“渐离击筑荆轲歌”中,一是着重从荆轲所唱的《易水歌》作了乐学分析,指出其对后世此类俗乐歌的影响,二是对乐人高渐离及我国最早的擦弦乐器——“筑”作了综合分析,指出这一乐器对当时俗乐发展所起到的突出作用。 第三章也是本论文的重点,主要是对宫廷音乐机构——“乐府”及与俗乐相关的问题作了细致地研究。在第一节“延年变新声”中,通过探讨音乐家李延年对当时俗乐发展所作的多方面贡献,明确了无论是他本人音乐才华的展示还是作
其他文献
采用计算机控制、网络通讯和数据库等技术对电梯运行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能有效地提高电梯的故障分析能力以及运行和维修效率。作者基于TMN的基本原理,采用标准化建模方法为整
汽轮机动静部件之间的汽封是直接影响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部件。火力发电厂的蒸汽轮机通流系统各部位所采用的传统汽封结构为弹簧背撑梳齿式结构,主要用作控制蒸汽泄漏
“开放的空间”与“外来艺术样式在中国”’96上海(美术)双年展学术研讨会概述徐虹以“开放的空间”为题的上海双年展和以“外来艺术样式在中国的发展及可能性”为题的学术研讨会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连接的网络世界,而新兴的物联网大潮,更是将我们身边所使用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电器连接在一起。但是,这也为试图侵入他人生活的网络犯罪分子提供了一个快捷的窗口。我们常在好莱坞电影中见识到黑客入侵政府、企业,乃至军事领域的网络。现实中黑客的技术实力并不比电影中逊色多少。如今黑客的攻击对象已经不再限于关于商业领域或是政府机构,它的触角已经遍布了各个行业,比如高级酒店。  WiFi(一种
生物阻抗谱是一种非侵入式、免标记、能够定量分析的检测技术,将其应用于生物细胞及组织的生理、病理分析中具有很大优势.本文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单细胞电学特性与其结
为了提出性能优异的图像质量评价(IQA)模型,本文基于人类视觉感知特性和图像的灰度梯度、局部对比度和清晰度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内容对比感知的IQA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结合视觉感知特性,基于物理学中对比度定义,提出一种图像质量定义及其值计算方法;之后,基于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提出一种图像灰度梯度熵的概念及其值的计算方法,并基于图像灰度梯度熵、局部对比度和清晰度,提出一种图像内容及其视觉感知的描述
铋纳米片作为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具有合适的带隙、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较好的室温稳定性,加上优异的电学和光学特性,是实现中红外脉冲激光的有效调制器件.中红外单晶光纤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