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医药费用也出现了快速上升的现象。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医药费用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导致了“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不利于“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医药费用如何在合理增长的基础上有效控制,改善人民群众直接感受,是我们卫生改革的重点。基于此,本研究采用问题导向的范式,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讨论,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探讨医药费用增长的原因。首先评价2005-2009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变化,统计描述2008、2009年我国二级、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医药费用的基本情况,总结影响公立医院医药费用变化的因素;其次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广东省某三甲医院2008年、2009年费用较高科室、费用较高病种、患者支付类型、患者年龄、新技术新项目数量,探讨公立医院的医药费用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结合实证研究结果,综合文献梳理和专家访谈,分类、归纳、设计出公立医院医药费用影响因素的框架,按照对医药费用影响的关系把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需方因素、供方因素、成本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因素、政策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按照医药费用影响因素的性质分为:合理增长因素和超常增长因素。文章最后基于医药费用影响因素的框架,按照医药费用影响因素的脉络和逻辑关系,针对性的提出控制影响医疗体系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内部措施及外部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