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技术溢出与人力资本门槛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2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科技竞争日益加剧,技术进步已成为实现经济跨越与赶超的突破口,然而由于中国技术基础薄弱,技术发展资金和人才匮乏,所以不能完全依靠自己来发展技术,发挥外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是中国实现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有效途径。中国自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战略以来,吸引了大量外资,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但是引进外资并不意味着东道主地区一定能够掌握内含在外资中的先进技,对外来资本的引进、消化吸收与二次创新,这个过程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人力资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在回顾并评述国内外对技术溢出效应与吸收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引资实践和人力资本积累状况进行了总体评价和区位分析。随后,通过简单介绍面板门槛模型及其实用性,借鉴Hansen对非动态面板数据门槛效应的处理方法,分别以中等层次人力资本和高层次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构造门槛模型研究了国外和国内邻近技术溢出对本地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外资和国内地区间购买技术的溢出对本地技术创新的作用均存在不同人力资本门槛。在跨越门槛之后,高层次人力资本更适合吸收国外溢出技术。而同时我国大多数省份尚未跨越有效吸收国外溢出的高层次人力资本门槛。最后,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积累角度对我国如何充分发挥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当地的技术创新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便与自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每一次人类的发展都要以环境污染为代价,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也变得更加严重。党和国家都相当重视环境问题,“十二五”规划中着重强调在稳定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环境,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近环保税又一次被提上了日程,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环保税应当争取在2015年完成相关的立法
在2005年7月21日汇改的背景之下,学术界和财经界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存在低估失衡问题,并在国内外引起了激烈争论。而在研究人民币真实汇率的几个主要理论当中,人民币均衡汇率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