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肌腱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患病人群是运动员及平时运动少的中年人。目前的一些体外研究表明,不同的制备方式制成的PRP(Platelet-Rich Plasma,富血小板血浆)制品中存在细胞成分的差异:如白细胞,血小板以及纤维蛋白原,尤其是白细胞含量的差异,可能就是PRP对肌腱病临床疗效不确切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目前尚没有关于在体内肌腱病环境下PRP中白细胞的影响的相关研究。PRP对肌腱病治疗中,白细胞成分发挥影响的具体机制也尚不明确。研究方法:兔跟腱局部注射胶原酶4周建立肌腱病动物模型后被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1)200 μLLp-PRP(Leukocyte-Poor PRP,去白细胞的富血小板血浆)(n=8),(2)200 μL Lr-PRP(Leukocyte-Rich PRP,富白细胞的富血小板血浆)(n = 8),以及(3)200 μL 生理盐水(n = 8)对损伤跟腱局部进行注射治疗。治疗完成4周后,采集治疗的跟腱组织,通过MRI扫描,H&E及Masson染色,组织学评估,TEM(TransmissionElectron Microscopy,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等方法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Lp-PRP组,Lr-PRP组和对照组之间治疗结果的差异。并使用Elisa对肌腱组织中IL-1β,TNF-α及IL-6细胞因子进行定量分析,使用RT-PCR测定肌腱组织中MMP-1,3,9及TIMP基因表达水平来初步探究白细胞在PRP治疗肌腱病过程中发挥影响时与细胞因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联系。研究结果:跟腱组织MRI扫描结果显示在T2加权图像上,Lr-PRP组和对照组的平均信号强度显著高于Lp-PRP组。H&E及Masson染色的组织学结果显示Lp-PRP组的炎症评分,细胞密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优于Lr-PRP组(P=0.001)和对照组(P<0.001)。TEM扫描结果显示Lp-PRP组的胶原纤维直径相比于Lr-PRP组更大(P<0.001),Lp-PRP组的胶原纤维密度显著低于Lr-PRP组(P<0.001)。Elisa实验结果显示Lp-PRP组的IL-6水平显著低于Lr-PRP组(P=0.001)和对照组(P=0.21)。RT-PCR结果显示Lp-PRP组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4),但与Lr-PRP组无显著差异。Lp-PRP组和Lr-PRP组的MMP-1和MMP-3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只有Lp-PRP组的TIMP-1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4)。研究结论:相比于Lr-PRP,Lp-PRP更能促进肌腱病中肌腱的修复,是临床治疗肌腱病的更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