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的形上气质是个人德性的外在表现,可是在物欲严重的今天,人们失去了对个体崇高精神的关注,教育受社会环境影响也出现了功利化、世俗化的精神危机,逐渐失去了自身的古典气质。现行教育重视个体知识的获得,忽略了恒定的目的——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灵魂的交流。教育的功利化导致教育中爱的交流的缺失,教育的科技化导致教育成人旨趣的放逐,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导致教育过程快慢失衡,教育的规训化导致个体教化水平的降低,这些现象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形上气质是个人德性的外在表现,可是在物欲严重的今天,人们失去了对个体崇高精神的关注,教育受社会环境影响也出现了功利化、世俗化的精神危机,逐渐失去了自身的古典气质。现行教育重视个体知识的获得,忽略了恒定的目的——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灵魂的交流。教育的功利化导致教育中爱的交流的缺失,教育的科技化导致教育成人旨趣的放逐,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导致教育过程快慢失衡,教育的规训化导致个体教化水平的降低,这些现象的背后都反映出教育自身的精神气质正逐渐消逝。基于当前教育的现状,本文通过研究中国教育的古典气质的内涵,以希望找回中国教育的精神气质,而其实现进路乃是以古典文化为抓手,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使教育重获气质,继而使人类重新获得扎根于个体心中的价值根基与终极的、普遍的善的存在,构建“古典文化——教育——人类”的教育发展进路,以期为解决当前教育问题提供参考路径,重回本真教育。本文以“中国教育古典气质”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与解释学方法提出中国古典文化中蕴含着仁爱、担当、智慧、谦冲、逍遥、志节、慎独与信义等形上气质,以保守与永恒主义为切入视角,阐明中国教育古典气质的必要性与价值,即引导个体重获善的价值与德性的存在,使个体生命从漂浮状态中找到存在的基础,引领个体走向至善,获得理想性人格。最后本研究提出保卫中国教育古典气质的实践路径,总体上有四种进路:一是自识,即个体的自我认识,尤其是教师应重视自身古典文化涵养的养成,个体回归古典气质的意识;二是方法,读书是首要,阅读史即是精神史,通过交流对话达到个体间的精神相遇;三是课程,通过开展古典文化课程与古典文化活动以达到成人的根本之径;四是生境,通过创设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良好环境,进而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因此,本文认为重新唤回中国教育古典气质在于使教育回归古典,是重建教养性教育以使个体生命走向卓越的过程,基于此,回归中国教育古典气质在于回归古典以培养理想个体,让其获得真正善的知识、广阔的精神世界与超越性的内在心灵,同时使教育重获古典气质以回归本真。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汉字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后续开展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基础,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汉字教学效率无法提高,一度成为困扰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问题,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学生本身的语言系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难以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汉字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彝族聚居地的三所小学作为对象。对该地
本研究以兴义市Z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教育性作为研究对象,聚焦特定个案,以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从师幼语言互动的一般特点、教师语言的教育性表现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教师语言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开放性问题呈现较少,不足以启发幼儿自由思考和进行有效探索;第二,缺乏具有引导性的指令和问题设置,不能较好引导幼儿进行有价值的操作探索和进行表达与交流;第三,语言表现力不足
幼儿园科学教育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而科学教育活动设计却影响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质量。但是在实践中,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仍然存在随意性大、规范性缺失等问题。因此,本研究以H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为研究内容,运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搜集资料。从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评价四个方面系统分析H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现状,旨在为H幼儿园和其他乡村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2015年9月1日教育部提出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STEAM教育是多学科知识融合解决复杂问题的教育理念,将STEAM教育理念与化学学习相结合,并以5E模式为科学知识传授的载体,向学生渗透STEAM理念,期望能达到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本文以实习学校为研究基地展开教学实践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我省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同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促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为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与社会保障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有了更多机会了解国外的课程模式,这一方面加速了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课程理论与实践中本土意识的缺乏。“本土化”带来的“自内的文化殖民”现象及本土文化资源碎片式的渗入幼儿园课程使幼儿园无法很好地为幼儿提供具有本土文化生命土壤的课程。在我国强调要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背景下,以培育幼儿具有本土文化生命之“根”的本土课程具有适切性。本土课
近年来,一种全无机铅卤钙钛矿CsPbX3(X=Cl,Br,I)因响应波长可调、高的电子迁移率和量子产率等优异的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在多种光电器件中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钙钛矿的几何结构、电子性质与缺陷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于该材料的光电器件的性能,对此还需进行系统性的计算与分析,为推动全无机钙钛矿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因此,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这类材料的电子结构性质,本文系统地对CsPbX3系列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通过学习物理课程有效达成学科三维目标,但当前物理课堂还是以传统知识点教授为主,未能完全践行培养目标。笔者希望通过对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模式的探究,对物理这门学科的教学进行探索,为自己以后的物理教学打下基础,也希望为物理课程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项目学习重探究、交流、实践,以及实际能力的培养,突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意外伤害是全球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威胁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重要因素。统计显示,儿童活动较多的场所最易发生意外伤害,因此幼儿园是幼儿意外伤害的高发场所之一。加上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安全意识与自我控制力的不足,作为在幼儿园中与幼儿接触最密切的幼儿教师,国家政策就此提出幼托机构教职工必须掌握基本急救知识以应对幼儿急症和意外伤害的发生,显然急救知识与技能已成为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一。目前对幼儿
视觉目标跟踪技术是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该技术在智慧安防、精确制导、人机互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标跟踪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连续的视频或图像序列中估计目标在后续图像中的位置、尺度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确定目标的移动速度、移动方向等信息,以便为更高级的计算机视觉任务服务。在目标跟踪过程中当被跟踪的目标受到遮挡、模糊等干扰因素影响时极易造成跟踪模板漂移,而跟踪模板是跟踪算法实现准确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