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素高产菌的筛选与育种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c19861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素是一种不能由人体合成的水溶性维生素,其参与体内重要的蛋白质和脂肪酸代谢。由于其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被广泛地应用到多个领域。本论文对生物素高产菌株的筛选和育种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长圈法筛选生物素产生菌株、生物素产生菌株的分类鉴定、生物素产生菌株的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生物素产量和生物素高产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实验利用产氨短杆菌的营养需求,通过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获得两株产生物素能力较强且稳定的菌株,其中一株菌FD的生物素产量达到191.6μg/L。为了更好地了解菌株的功能和特性,对两株产量较高的菌株FD和DJ①,通过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将它们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采用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通过生物素类似物的抗性筛选,获得菌株FD的一株突变菌,生物素产量为207μg/L。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发酵液中生物素的含量,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9566.99695X-20893.30388,R2=0.9992,在15~200μg/mL的范围内,其吸收峰面积y与生物素浓度x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构建了一个重组表达载体pBBR1MCS-5bioB,将该表达载体利用三亲接合转移法转化到生物素产生菌假单胞菌FD中,构建了工程菌。通过对该工程菌进行转录水平上的检测表明,重组表达载体pBBR1MCS-5bioB在工程菌中转录成功,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高产工程菌的生物素产量。工程菌的生物素产量为929.24μg/L,比未重组假单胞菌FD产量提高了3.85倍。
其他文献
“单身就算了,没钱抢购也算了,明明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节日却变成了情侣们的购物节。现在的双十一对单身狗来说简直就是三重打击!”虽然只是一个段子,但这足以让我们思考:“双十一”还是原来的“双十一”吗?吴晓波先生一篇《我们真的还需要“双十一”吗?》更是引起了关于“双十一”是否有必要存在的大讨论。  《消费者报道》一项关于“双十一是否还有必要存在”的话题投票结果显示,超过55%的消费者认为“双十一”应该继
  在地震勘探史上,宽线观测系统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致目前在一些新的探区或低信噪比地区仍在应用。随着可控震源的广泛应用,高密度激发成为可能,近几年,在新疆
会议
聚合物固态电池由于其高安全性,设计灵活等优点在电化学的储能设备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传统聚合物基体的固态电解质由于结晶度高,溶锂差造成室温离子电导率低,导致其对温度的依赖性大而限制其应用。因此,寻求新的导电聚合物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聚合离子液体(PILs)作为一种新型导电聚合物,是一类由离子液体单体聚合得到的。在重复单元上具有阴、阳离子基团的离子液体聚合物,兼具离子液体和聚合物的优良性能。PIL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