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中的国家行为研究——巴西、俄罗斯、印度与中国之比较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njun1984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砖国家”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四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它们也是正处于经济转型中的大国。本文选取这四国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的考虑是这四个国家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巨型国家”。因为,小国的成功故事往往容易被人们视为一种偶然现象,或者一种地方性知识。反之,如果一个大国获得了成功,则人们很难将其视之为偶然或幸运,而是认为其中必有深刻的必然性逻辑的存在。所以,对它们的比较研究便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意义重大的课题。  然而,近些年来,在新自由主义教条的指引下,学者们倾向于过分夸大市场机制的作用,这样便导致大部分的经济转型研究主要是围绕着“经济行为”来展开,而有意地忽视了经济转型中的“国家行为”。因此,本文尝试运用近些年来颇为流行的“新国家主义”理论视角审视“金砖四国”的经济转型历程。一方面希望借此回顾来考察其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国家行为逻辑,另一方面期盼能在此回顾的基础上去探究国家性质的转型。  因此,在国家自主性逻辑的指引下,本文对“金砖四国”的经济转型过程进行全面的剖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分析国家的回应问题,即国家在经济困境、内外压力面前的适应性问题;二是分析国家的演变问题,即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自我调试行为。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分析研究,本文认为国家的回应与国家的演变构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自然循环过程。在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国家的自主性程度可以得到不断加强,而当国家的自主性程度达到某一个临界点时,那么这个国家便可以称之为“自主性国家”。  本文区别了“自主性国家”与“国家自主性”这两个既有联系而又不同的概念:认为“国家自主性”是从国家属性着眼的一个概念,而“自主性国家”则是从国家职能的角度着眼的一个概念。本文认为,“自主性国家”这个概念意味着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家既不应该被看作是某个特定阶级的利益工具,也不应该把它看做是实现某一种特定意识形态的工具。相反,它乃是一种全民性国家,其核心关注点在于实现社会整体的长远利益。  本文认为,随着经济改革的持续推进,“金砖四国”国家自主性的内涵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国家开始以合作的心态来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开始向着“自主性国家”的目标前进。
其他文献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部署,2015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与司法部共同研究制定了《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及《人民
专利权是法律赋予专利权人的合法垄断权,专利池的许可模式不论对许可方还是被许可方都是节省交易费用的、避免侵权的捷径之一。专利池是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组织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民办高校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初具规模。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民办高校往往会把发展的焦点集中在学
学位
事实上,寻租并不是一个法学概念,然而社会的复杂多变导致了当前寻租不仅仅存在经济学领域,其也成了法学领域所要研究的课题。然而,国内外法学领域均没有丰富的有关媒体寻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