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钾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genj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APP)患者各项指标对预后的影响,并分析血钾与血浆百草枯浓度的关系,以及血钾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是否相关以及相关程度,旨在为临床APP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7年7月间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are unit,EICU)及急诊医学科就诊的146例APP患者的住院资料,包括患者入院后百草枯浓度、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基础疾病、出入院时间、出院转归等)、中毒至洗胃时间、以及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Cr)、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H值、氧分压(PaO2)、血气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糖、血钾等.按百草枯浓度分为低浓度组(<500ng/ml)58例,中浓度组(500-2000ng/ml)19例,高浓度组(>2000ng/ml)70 例,并按随访 30 天后的转归情况,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各指标间有无差异,研究AP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血钾对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百草枯浓度、ALT、AST及Cr是影响AP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2. ① 当百草枯浓度<500ng/ml 时:生存组与死亡组中 PLT、C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 和0.094,PLT的最佳界值为147.5,敏感度为0.927 特异度为100;  ②当百草枯浓度在500-2000ng/ml时:生存组血钾水平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OC 曲线下面积 0.875,最佳界值为 3.69mmol/L,敏感度为0.818,特异度为0.875;  ③当百草枯浓度>2000ng/ml时:生存组WBC水平低于死亡组,而血钾水平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示血钾为影响百草枯中毒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ROC 曲线下面积 0.802 ,最佳界值为3.49mmol/L,敏感度为0.833,特异度为0.766  结论:  百草枯浓度越高,血钾水平越低,血钾水平与百草枯浓度呈负相关,血钾是影响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血钾作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初步分析Pax5基因在儿童期B-ALL中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RNAi技术阻断Pax5基因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研究Pax5阻断表达后的血液肿瘤细
摘要:我国高等学校的贫困生问题由来已久,尤其是扩招以后,贫困生的队伍在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自从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和扩招政策以来,贫困生的人数比例急剧上升,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西部地区受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贫困生比例相对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而我国现有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在运行机制、实施效果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因此应从立法、社会、政府、高校和学生等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 一、老年病人非心脏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多中心研究 结论:老年病人POCD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与计算能力的下降。 二、血清S-100ββ和NSE蛋白变化
研究了广东主要水稻土对磷的缓冲能力及定量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其磷肥指数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母质发育的土壤,由于其发育与演变的过程及时间不同,亦有不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羟乙基淀粉类血浆代用品(贺斯,6%HAES 200/0.5)对正常人体免疫系统白介素-2,10,12(IL-2,10,12)及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以检验其是否抑制正常人体的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