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拼缝混凝土叠合双向板结构性能研究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nts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叠合双向板作为装配式结构中重要的水平受力构件,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装配式住宅。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受到运输条件和吊装能力的限制,当楼板开间尺寸较大时,预制底板的拼接方式是叠合双向板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虽然目前对拼缝形式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现有研究成果表明:叠合双向板拼缝处的构造措施在施工、传力方面存在不足。基于此,为了改善叠合板的受力性能,提高预制底板之间的连接性能。本文综合现有拼缝形式的优点,在此基础上并进一步创新提出一种新型拼缝叠合双向板。  首先,本文阐述了新型拼缝的构造方案和对叠合受弯构件设计方法的理论研究。为了验证新型拼缝叠合双向板的受力性能,结合规范设计了新型拼缝叠合双向板、现浇双向板以及传统拼缝叠合双向板,并对三种板分别在四边简支、均布荷载作用下进行静力加载破坏试验。通过分析试验板的竖向位移、钢筋应变、裂缝开展随荷载的变化以及新型拼缝叠合双向板在拼缝处的传力情况,得出如下结论:新型拼缝叠合双向板的开裂荷载比现浇双向板低1.5%,但裂缝开展规律和破坏形态基本相同,具有现浇双向板的受力特征;新型拼缝叠合双向板的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比传统拼缝叠合双向板分别提高了5.5%、4.9%,说明新型拼缝叠合双向板的受力性能优于传统拼缝叠合双向板;整个加载过程中新型拼缝处连接可靠,传力理想。说明拼缝处的构造措施是可行的,有效的。同时这种拼缝做法施工方便,后浇面层无需二次支模,提高了施工效率,值得在工程中推广和应用;新型拼缝处凹槽的存在增加了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面,能够提高板的整体性。  其次,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现浇双向板、新型拼缝叠合双向板和传统拼缝叠合双向板的模型,并进行了非线性数值模拟。将得到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吻合较好,证明模拟方法的可靠性,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最后,通过对叠合双向板刚度和挠度的进一步分析,针对叠合双向板的受力特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规范以及相关理论,引入折减系数?对已有的等效刚度适当修正,给出了叠合双向板刚度的计算公式。  上述研究成果可以为叠合双向板在工程中的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提高大型复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准确实现强震作用下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本文将多尺度概念引入到混合试验中提出了“多尺度有限元抗震混合试验方法”。在多尺
以某污水处理厂改良氧化沟工艺为例,进行现场试验,研究了改良氧化沟工艺节能降耗的途径,考察了氧化沟三种工况下DO的变化,CODCr、NH4+-N的去除率,得出氧化沟缺氧区、好氧区DO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一种富有竞争力的坝型,由于其造价低廉、建设周期短、可靠性好、施工方便等特点,近年来无论在数量上还是高度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多座拟建及在建的高面板堆石坝选址位于我国水能资源丰富的西南高地震烈度区,一旦地震导致这些高坝大库发生溃坝等严重灾害,将对人民生命与财产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汶川地震以来几次震害严重的地震在带给世界人民惨痛经历与巨大损失的同时,
学位
在实验室进行了混凝沉淀和臭氧氧化对出水COD、色度、TOC等的去除效果研究,得出两种深度处理方法对出水各项指标的去除均效果明显.臭氧对二沉水中的COD、色度均有较好的去除
宅基地制度设计,是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既关系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社会结构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是我国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
根据本实验室发现的鸭瘟病毒(DPV)TK基因(GenBank登录号DQ640611)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对DPV TK基因进行PCR扩增、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开展了TK基因原核表达及其
钢筋混凝土柱作为结构的重要竖向承重构件,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破坏。从抗震防灾的角度考虑,如果承重柱破坏严重且难以修复,即使结构未倒塌,但仍需要拆除重建。汶川地震中除了个别
以具有矿业城市性质的徐州市为例,采用SCS模型,结合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徐州市区1983~2013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对降雨—径流的影响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和土地利用
本文回顾了徐州市农机安全监理30年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快农机安全监理事业发展的对策.徐州市农机安全监理所成立于1978年,隶
近年来,随着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国家墙改政策的实施,传统的砖砌墙体已逐渐被新型轻质墙体材料取代。菱镁轻质墙板是近年新兴的建筑墙体材料,具有减轻墙体自重、降低能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