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科教强国战略的推动下,全国大多省份都在规划建设新大学校园,以成都为例,新建高校校区就包括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等,重庆更有带动新城市发展的大学城。然而,校前空间作为校园规划设计功能分区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且与城市关系密切,国内对其建设经验尚浅,已经建成的校前空间虽然有校前空间的基本之形,但设计功能却良莠不齐,许多校前空间并没有具备其作为校园重要外部空间应该有的功能。如果我们不加总结的继续盲目进行校前空间建设,今后,许多校前空间将会继续无法满足学生的使用需求,造成校园土地和建设费用的浪费。文献资料表明,从使用者满意度的角度对公共空间展开研究,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通过实证研究得到的成果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因此,本文从学生群体满意度的角度出发,对已建成的成都地区四个高校校前空间以及重庆大学城两个高校校前空间功能进行满意度评价研究,建立评价体系,目的在于通过这个评价体系了解高校校前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设计与建设提出优化建议。 本文以总满意度理论为依据,结合文献分析以及访谈研究确立校前空间功能评价因子,总因子包括校前空间六大功能:标识、展示、导向、礼仪、通过以及停留,并对六大功能因子进行权重分析。评价体系包括因子评价和基本使用评价两方面内容,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运用该评价体系,选取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四川大学望江和江安校区、西南交通大学九里和犀浦校区以及重庆大学城中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六个个校区为案例,进行调查实证研究,通过个案分析以及对比分析,辨识出目前这六校区校前空间六个功能中分别存在的不同问题以及共通性问题。最后,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校前空间功能设计与建设的优化建议,为以后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