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钠离子电池用铁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wen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基材料由于其丰富的地球储量、无毒无污染和较高的理论容量等特点,是科研工作者所青睐的对象。如FeOOH、Fe3O4和FeNCN的理论容量分别为905、926和558mAh/g。然而,同大多数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相同,铁基化合物也存在着导电性差,体积变化明显等问题而造成电极材料粉化从集流体上脱落,最终导致容量下降。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主要包括:纳米化、设计特殊结构和同碳材料复合。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高电极材料的电荷/离子转移速率和缓解体积膨胀的压力,达到提高活性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本论文主要根据FeOOH、Fe3O4和FeNCN等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  (1)以花生衣(花生外面的红色种皮)为原料,采用硫酸辅助水热法结合后续的KOH高温活化法制备了类石墨烯纳米片/三维无定型碳骨架的复合碳结构,这种结构表现出优良的导电性,将这种碳结构作为基底生长FeOOH,通过调整溶剂中水和甘油的比例,成功制备出FeOOH/三维碳复合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表现出优良的储锂性能。  (2)采用一步水热技术在rGO表面原位生长FeOOH纳米阵列,通过在rGO与FeOOH的接触界面构筑Fe-O-C键,实现了FeOOH的原位粉化,促进了表面赝电容为主的充放电机制,实现了优异的储锂性能。在0.2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可以保持1443mAh/g的容量,在5A/g的超大电流下循环200圈后依然可以维持在824mAh/g,是初始容量的86.1%。  (3)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和后续热解法制备具有的三明治结构rGO负载的碳包覆的粒径为15nm的纳米Fe3O4颗粒(Fe3O4@C/rGO),具有纳米化和碳包覆结构特征的Fe3O4@C/rGO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现出表面赝电容和扩散双机制,在大电流密度5A/g下循环1000圈,容量依然可以保持在594mAh/g。  (4)采用油酸辅助溶剂热法和后续热解法制备了rGO负载的薄碳层包覆的多孔Fe3O4颗粒(100nm),该复合物用作钠离子负极材料时,在0.1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300圈后的容量依然可以保持在356mAh/g,每圈的容量损失率为0.098mAh/g。除此之外,首次库伦效率达到了74%,高于大部分文献中所报道Fe3O4的首次库伦效率值(~50%)。  (5)采用了一步固相法以尿素和草酸高铁铵为原料创新制备了FeNCN/C复合材料,并提出了FeNCN的合成机理,为过渡金属碳二亚胺类化合物的简易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氧化铁相比,所制备的FeNCN/C在电化学反应中具有有极高的化学可逆性和快的反应速率,电化学反应中具有赝电容效应,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在5A/g的电流密度下,储钠的容量接近300mAh/g。
其他文献
木质素生物降解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白腐真菌能够通过分泌胞外酶系来降解木质素。然而大分子蛋白质,例如分子量大于40,000的锰过氧化物酶,难以穿越完整木材的细胞壁进入细胞,唯有当细胞壁被其他物质破坏后,酶才能进入次生壁胞间层。所以一些辅助的小分子活性基团对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显示,在白腐菌降解木质纤维素过程中,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还有脂质过氧化自由基这三种活性氧基团扮演
The 2nd China(Quanzhou)Maritime Silk Road Expo and the 19th Straits Textile Clothing Fair(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Two Fairs)were held from April 18th-20t
目的:研究紫铆花素(butein)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效应,并探讨JAK2-STAT3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用40 ng/mL的巨噬细胞
聚苯硫醚(PPS)合成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是目前典型的难处理工业废水的代表之一。该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质并且具有浓度较大、成分较复杂,具有生物毒性的特征。在废水
临山拥水,禀赋天成的长江三峡,孕育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也因为独有的峡江气候繁衍出一条优质柑橘产业带——墨绿连绵,金橘满枝.漫步其间,既能享耳目之娱,又能饱口腹之欲.rn以万
期刊
本文对纤维结构钼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宏微观组织结构、机械物理性能展开研究,以钼纤维为原料,经无纺技术精细编织获得钼纤维毡,并采用酸处理工艺结合模压成形制得3D钼纤维预
水体中大量磷酸盐的存在通常会导致富营养化,控制磷酸盐排放势在必行。吸附法因具有操作简单,去除效率高,吸附速度快而备受关注,环保高效的除磷吸附剂的研发成为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天然硅藻土为原料制备了MCM-41介孔分子筛,并以其作为载体,分别负载氧化镧和氧化镁,从而制得两种改性吸附剂,研究了两种吸附剂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硅藻土作为硅源,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CTAB
学位
国家发明专利ZL200810079827.0,“朱氏骨液拔罐+骨液TD P+强力骨贴”治疗颈腰骨病,不论病情轻重(急、慢性期)、病程长短(1天-40年)、年龄大小(3-90岁),均可一小时见效,一般轻
我国的铅锌资源分布广泛,储量居于世界前列。随着开采量的不断扩大,其对地下水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不但要正确判断其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来预防可能遇到的各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