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贸易便利化这个名词对于学术界来说并不陌生,主要是因为传统关税水平的下降以及非关税壁垒的影响力在国际贸易领域中逐渐下降。但仍有一些因素阻碍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例如繁琐的进出口报关程序、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不透明的政策制度等等。因此贸易便利化近些年来开始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1991年,中国加入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以下简称APEC)之后,也踏上了推动贸易便利化进程的道路。农业不仅是中国与APEC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合作领域,也是APEC国家和地区优先发展的领域,因此本文基于APEC国家和地区研究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不仅为中国农产品出口APEC国家和地区提供理论和实证研究,还有充分的现实意义。本文以APEC国家和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归纳总结贸易便利化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然后分析2010-2017年中国对APEC国家和地区农产品出口的现状,主要是从出口总体规模、出口市场和出口商品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贸易便利化的指标选取方面,在借鉴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本文研究农产品的特征,加入“农业政策成本”指标丰富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测算了APEC成员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且针对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具体分析,基于以往学者的研究,按照贸易便利化水平将APEC成员划分为贸易非常便利的国家、贸易比较便利的国家、贸易一般便利的国家和贸易不便利的国家,数据表明APEC各成员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差异较大,而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在APEC中位于一般便利等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实证部分使用引力模型,具体分析了APEC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与中国农产品出口额的关系,并且将贸易便利化的四个分指标也加入模型进行了回归,通过实证研究发现APEC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促进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而四个一级指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带来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基础设施、制度环境和电子商务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影响。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