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定性评估进展期胃癌周围淋巴结的价值。方法:筛选出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所有临床怀疑胃癌的患者,收集这些患者的所有检查化验单结果,于术前一周内行放射科双源CT双能量扫描,排除未做手术的患者,跟踪手术并记录手术过程,标注术中所取的淋巴结,最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伴淋巴结转移有45例,根据病理结果将淋巴结分为受胃癌癌细胞侵犯淋巴结组(受侵组)与未受胃癌癌细胞侵犯淋巴结组(正常组),测量进展期胃癌所有淋巴结动脉期和静脉期的碘浓度及同一层面的主动脉碘浓度,计算出胃癌患者受胃癌癌细胞侵犯淋巴结与未受胃癌癌细胞侵犯的淋巴结标准化碘浓度;应用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后处理软件分析,分别得两组淋巴结的能谱曲线,分析受胃癌癌细胞侵犯淋巴结组与未受胃癌癌细胞侵犯淋巴结的能谱曲线(Energy Spectrum Curve, ESC)斜率的特征。结果:最佳单能量图像是70keV。受侵组与正常组淋巴结动脉期的NIC值分别是(0.545±0.087)、(0.143±0.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分别是(0.478±0.014)、(0.306±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胃癌癌细胞侵犯淋巴结与未受胃癌癌细胞侵犯淋巴结的双期ESC均为下降型,动脉期斜率k为6.860时,诊断受胃癌癌细胞侵犯淋巴结的灵敏度83.24%,特异度84.72%;静脉期斜率k为6.660时,灵敏度是64.62%,特异度是97.70%。结论:双源CT双能量成像对进展期胃癌周围淋巴结的定性评估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