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属于科技类文体,此类英文文本一般句式较长、逻辑严密、结构复杂,对文章的理解和翻译造成很大障碍。因此,在翻译时应充分注意分析句子成分,辨析小句间逻辑衔接关系,使译文与原文在语义和逻辑上达到等值。本英译汉翻译材料为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审查导则:非金属与金属采矿类》,其内容规定了采矿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的技术要求,如环评过程、公众参与、主选方案和备选方案描述、环境情况、潜在影响、监测措施、环境管理方案等。整篇文本文体特征突出,语义衔接和连贯关系复杂。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除采用传统翻译策略外,还重点将修辞结构理论及其操作工具引入,对翻译中遇到的多种典型关系进行分类和RST分析,力求还原原文的逻辑本质,在此基础上,组织译入语表达,提供准确译文。逻辑是隐藏在文字表象下的语言本质,小句间的各种衔接关系将逻辑本质镶嵌在句子结构当中。修辞结构理论着力分析书面语篇中语义衔接与连贯的关系,并广泛应用于语篇的生成和结构分析,以该理论为基础研发的文本分析工具RST Tool为此理论的应用与研究提供了操作平台。以RST理论及其分析工具为基础,本翻译报告提出了将修辞理论结构翻译法应用于科技翻译的一般步骤:(1)仔细阅读原文、理清原文小句间逻辑关系。(2)运用RST Tool做出修辞结构分析树状图。(3)结合具体语义进行翻译。(4)检查译文的语义和逻辑结构是否与原文相同。笔者在翻译《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审查导则:非金属与金属采矿类》过程中,对大量逻辑长难句采用了这种分析方法,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本论文认为,修辞理论结构及其分析工具在科技文本翻译中有一定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