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及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kisa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2005年在长沙(28°13′N)大田栽培条件下,以两优293和准两优527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有4次重复的裂区试验,研究了低肥(135kgN/hm2、29.7kgP/hm2、112.1kgK/hm2)、中肥(180kgN/hm2、39.6kgP/hm2、149.4kgK/hm2)、高肥(225kgN/hm2、49.5kgP/hm2、186.8kgK/hm2)3种施肥水平条件下超级杂交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动态、NPK养分的吸收量、叶片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在本试验范围内不同施肥量处理间超级杂交稻产量及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等产量构成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际间超级稻产量及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等产量构成差异显著,实测产量年际间与施肥量间的互作也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其中有效穗数、结实率2004年高于2005年;每穗粒数、理论产量与实测产量2005年高于2004年;千粒重和收获指数各施肥量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两组合试验结果一致。 2.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优势强,但干物质积累的过程2个组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两优293的前期干物质生产优势比准两优527强,但中后期是准两优527强于两优293。两优293 2004-2005年的干物质积累总量分别为14.3-14.90t.hm-2;准两优527为16.1-15.0t.hm-2。2005年两优293的干物质积累总量略高于2004年;准两优527的干物质积累总量则低于2004年,但年际间差异不显著。超级稻成熟期干物质生产与产量呈高度正相关,准两优527、两优293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7**和0.8630**。 3.超级杂交稻分蘖中期植株NPK素含量最高,表现出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但不同施肥量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并且在分蘖期以后其规律不明显;超级杂交稻不同生育时期植株NPK养分含量存在年间差异。其中:两优293除孕穗期植株N素含量外,其它各时期植株NPK含量的年间差异显著;准两优527除孕穗期植株NK含量外,其它各时期植株NPK含量的年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4.超级杂交稻植株NPK养分的吸收高峰在生长中期,其中两优293在分蘖中期-幼穗分化期,分别占总吸收量的48.7%-52.2%、29.1%-35.5%和38.8%-50.1%。准两优527在穗分化期-孕穗期,分别占总吸收量的33.6%-44.7%、34.9%-41.3%和34.1%-41.2%。供试验组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雌性不育现象在植物界普遍存在,目前已经在大豆、玉米、茶、山羊草、小麦和水稻等十几种作物中发现了雌性不育现象。雌性不育突变体对研究植物花器官发育、有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机制以及在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996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首次在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中发现雌性不育突变体,定名为FS-M1。通过对突变体FS-M1形态解剖、细胞学观察、雌性不育遗传研究,获得如下结果:
期刊
期刊
期刊
倒伏是粮食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为了准确预测大气度二氧化碳(C02)浓度升高对未来粮食安全的影响,必须定量研究C02对主要粮食作物倒伏抗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熏蒸环境接近于自然农田的试验平台为开展这一研究提供了契机。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本研究2013年依托我国稻田FACE (Free Air CO2Enrichment)平台,以常规粳稻武运粳23与超级稻Ⅱ优084为供试材料,设置大气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