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降压联用巴曲亭对脊柱手术围术期出血量与凝血功能的影响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oqy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控制性降压联用巴曲亭对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出血量与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 骨科脊柱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巴曲亭组和降压组,每组10例。三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联合组在手术开始前静脉滴注巴曲亭2KIU,切皮后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下以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降压组只实施控制性降压而不给予巴曲亭;巴曲亭组在手术开始前静脉滴注巴曲亭2KIU而不实施控制性降压。实施控制性降压时平均动脉压波动于60-70mmHg。观察三组血流动力学、血栓弹力图(TEG)参数(R、K、ANG、MA)、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手术前后血气分析和乳酸浓度、出血量、输血量、术后24h引流量、输液量、尿量以及HCT、HB和PLT的改变。 结果: 三组间年龄、体重、性别比例、手术时间、手术类别、输液量及尿量无统计学差别;三组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降压组与联合组均成功控制性降压;联合组出血量较降压组和巴曲亭组明显减少,术后引流量联合组与巴曲亭组较降压组明显减少;围术期三组输血量和输血人数比例无统计学差别,但联合组术后血色素水平较巴曲亭组和降压组高;三组组间、组内凝血功能参数、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无统计学差别;三组手术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和乳酸浓度也没统计学差异。 结论: 脊柱手术中控制性降压联用巴曲亭能更加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并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控制性降压联用巴曲亭可以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血液保护方法用于脊柱手术。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去甲肾上腺素对肝移植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择期行原位肝移植术的晚期肝硬化患者40例,年龄40~60岁,体重53~78kg,ASAⅢ或IV级,随机分为两组:去甲
目的:研究亚低温干预后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电镜下观察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了解它的死亡方式及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