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定向增发的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股权再融资的主要形式,而通过定向增发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也已成为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的主要方式,这也正是大股东掏空或支持上市公司的重要手段。从掏空和支持的视角对资产注入式定向增发进行研究将为理论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不同的视角,有助于投资者进行科学决策,为上市公司科学融资提供依据,并且有利于监管部门制定监管政策,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采用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式定向增发与上市公司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以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掏空理论和支持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式定向增发与上市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不仅关注了上市公司的短期市场绩效,也对上市公司的长期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以全面反映公司增发后的业绩表现;后本文对分析后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支持了本文的假设。 在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上,本文通过分析2006-2008年定向增发成功的上市公司,结合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首先将定向增发下国有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与非国有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进行对比,分析了国有大股东与非国有大股东的资产注入对公司短期市场绩效和长期经营绩效的影响,发现前者的短期市场绩效要好于后者,但两者的长期经营绩效差异却并不显著;而后本文将国有大股东注入的资产区分为相关资产和非相关资产两大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布资产注入消息前后注入相关资产和非相关资产的上市公司短期超额累积收益率均明显提高,即短期市场绩效均得到显著提高,两者没有显著差异,但注入相关资产的长期经营绩效却明显好于注入非相关资产的长期经营绩效,这说明注入劣质资产降低了公司的经营绩效,注入优质的资产最终将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