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已获得PsARRO-1基因(GQ330644) cDNA全长序列的基础之上,以生长健壮的牡丹品种‘凤丹白’大田植株以及腋芽诱导形成的无菌试管苗为供试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对该基因在牡丹‘凤丹白’实生苗以及试管苗中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牡丹内参基因的筛选 利用q-PCR技术以及geNorm程序从β-微管蛋白(EF608942)、肌动蛋白、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18S核糖体RNA(U42792)以及β-肌动蛋白5种常用看家基因中筛选内参基因。结果表明,β-微管蛋白基因能够特异扩增、显示较高扩增效率,并且表达最为稳定,所以将β-微管蛋白作为牡丹实时荧光定量中的内参基因,为定量分析提供更为精确的结果。 2.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的确立: 设置不同梯度的退火温度(52℃、54℃、56℃、58℃、60℃)和循环数(36、38、40、42、44),采用三步法real-time PCR进行PCR反应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58℃,循环数为40时,起跳位置适宜,扩增曲线走势正常,表达稳定,PCR扩增产物为单一峰值,无杂峰,表明不存在明显的引物二聚体或非特异PCR产物,符合实验要求。所以最佳的PCR反应体系为:95℃,2 min;再进行95℃,15 sec与58℃,20 sec和72℃,20sec,共计40个循环。 3 PsARRO-1基因时空表达模式的研究 对牡丹‘凤丹白’实生苗以及试管苗的时空表达研究表明,PsARRO-1基因在实生苗以及试管苗的根、茎、叶、花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且实生苗中的整体表达量一般高于试管苗中的表达量。在试管苗中,茎的表达量最低,但较平稳;叶只有在诱导培养的前10d大量表达;根的表达量最高,且升降明显,出现两次峰值。在实生苗中,根和茎中表达量较大,且起伏变化趋势明显,叶中表达量适中,花中微弱表达;其中,叶和根都于取样的第10d得到最大表达量,茎则于取样的第35d达到表达量峰值。这与该基因通过调节内源激素含量而控制不定根发生的推断相一致,说明该基因在不定根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但具体参与的生理过程有待于利用芯片分析技术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