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构建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应对竞争与谋求发展的一种方式,与此同时内部资本市场(Internal Capital Market,ICM)随之产生并受到广泛关注。内部资本市场是相对于外部资本市场(ExternalCapital Market, ECM)而言的,是在企业集团内部进行资本配置的一种机制,对于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交易成本、优化企业资本配置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在内外部治理结构、外部资本市场机制、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经理人市场等方面的不完善,使得一些多元化的企业出现了经营危机,这对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及多元化经营战略提出了挑战。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多元化程度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关系的研究,从资本配置的角度解释是否多元化经营更有利于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本论文首先回顾与总结了研究内部资本市场及其效率的相关文献,其次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内部资本市场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解释了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着重分析了企业多元化程度、管理层激励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最后,本论文以披露了分部报告的上证A股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多元化程度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之间、管理层激励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之间以及管理层激励作用下,多元化程度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对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资本市场总体上是有效的,但是效率水平并不高。以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多元化水平来说,多元化经营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效率高于专业化经营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内部资本市场效率随着多元化程度的增加而提高。除此之外,完善的管理层激励机制有助于内部资本更有效的配置,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论文认为我国多元化程度较低的企业可适度发展多元化经营,以充分发挥多元化经营在提高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中的积极作用。另外还应采取加强管理层激励水平和外部监督机制、完善企业治理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内部资本市场内部资本配置效率有效性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