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利用FDI质量评价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s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深化,我国正面临着世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按照产业转移理论,与东部地区相邻、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经济发展处于低梯度水平的中部省区可成为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之一。近几年来,中部地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效把握新一轮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和国际资本加速流动的战略时机,全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大量引进国外资本,利用外资实现跳越式发展,FDI数量、规模和质量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利用FDI过程中仍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现象。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要努力提高利用FDI的质量水平。   在新形势下,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中部地区利用FDI的质量,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进一步提高利用FDI的质量是摆在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研究FDI质量效应的文献进行了评述,界定了利用FDI质量的内涵,并阐明了研究利用FDI质量的理论基础。然后,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出发,对中部地区利用FDI质量的现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利用FDI质量的总体水平不高,还存在FDI技术溢出效应不高、FDI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安全风险加剧、资源环境负面效应大等问题。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FDI的经济效应、经济安全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三个层面构建了中部地区利用FDI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利用FDI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这与中部地区利用FDI的现实情况是相符合的。最后,针对中部地区利用FDI质量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优化投资环境、强化FDI技术溢出效应、加强FDI产业导向、加强对FDI的监管力度、建立经济安全的风险防范机制和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六个方面进一步提高中部地区利用FDI的质量和水平,以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本文的选题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经济效应、经济安全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三个层面构建了中部地区利用FDI质量的评价指标,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评价。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投资需求也越来越高,艺术品市场作为与股票、房地产并列的第三大投资市场,越发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我国艺术品投资开展较晚。在学术界,包括国内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货币政策在有效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一方面国际资本大量流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截至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19500亿美元。巨额规模的外汇储备给我国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充足的规模使我国的外
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会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作为石油进口大国(2007年石油进口量占本国消费量为40%多,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所受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为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