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杨叶鞣质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sony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枫杨伊terocaryastenopteraC.DC)为胡桃科枫杨属植物,其树皮、叶、根及根茎含鞣质、多酚及大量抗坏血酸等。其中鞣质可用于治疗创伤、灼伤、神经性皮炎,具有抑菌消炎、祛风止痛、清热解毒的效果。本文就枫杨叶中鞣质的含量检测、提取及纯化工艺进行研究。检测枫杨叶中鞣质的含量、建立科学可行的枫杨叶鞣质提取工艺、探讨经最佳工艺提取后鞣质的纯化方法。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枫杨叶鞣质含量的测定联用干酪素—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枫杨叶鞣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照品溶液与枫杨叶供试品溶液,两者均在260nm处出现最佳吸收峰,同时在2-10μ g/m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以对照品溶液制定的标准曲线可检测枫杨叶鞣质的含量,其方程:y=66.2x+0.0574,R2=0.9951,同时进行准确度、重现性及加样回收验证实验,其结果均符合相关规定。(2)连续回流法对枫杨叶鞣质提取工艺的研究采用索氏提取器分别进行药材粒度、提取时间、提取溶剂类型进行单因素实验,通过GC.MS分析不同提取液的化学成分,再利用正交实验法探讨溶液pH值、料液比、提取剂浓度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液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去离子水、丙酮、甲醇依次降低,故选择乙醇溶液为最佳提取剂。即以料液比为1:10的80%乙醇对过80目筛的枫杨叶在pH=6的溶剂中进行热回流提取6h。该工艺的干膏平均得率为36.97%,鞣质平均含量为7.97%,均高于单因素实验结果。说明由正交实验法所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艺科学、可行。(3)枫杨叶鞣质纯化工艺的研究以大孔吸附树脂吸附鞣质,以吸附率及解吸率为衡量标准,在常压下以静态吸附法确定树脂的最佳型号;动态吸附法研究上样液及解吸剂的浓度与速度对纯化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吸附工艺参数,并对吸附完全后的流出液进行GC-MS化学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选择XDA-8为最佳大孔吸附树脂,其吸附率为96.8%、解析率为86.3%;上样液浓度为3.0mg/ml、上样速度为2ml/min、解吸剂浓度为80%乙醇溶液、解吸剂速度为25ml/min时为纯化最佳工艺参数。吸附完成液的主要成分为多糖及少量苷类化合物,未检测到酚类化合物,说明该工艺可完全吸附鞣质。
其他文献
用15 L发酵罐对松乳菇进行72 h高产菌丝培养并进行了全面的营养成分分析与比较。用自动测定仪在线测OD值、pH,常规测定法对水分、灰分、粗纤维、膳食纤维、粗蛋白、粗脂肪、
背景: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创伤,但因其植入的固定物牢靠性相对较差,术后早期不能进行功能锻炼,不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传统
目的观察硫化氢干预对小鼠心肌纤维化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取BALB/c雌性小鼠腹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制备心肌纤维化模型,分为3组:模型组、硫化氢
目的探讨富氢盐水是否能够拮抗顺铂引起的小鼠耳毒性。方法取健康、ABR阈值正常C57小鼠30只,雌雄不限,体重25-30g。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单纯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4mg/kg)、顺
伴随着染料行业的快速发展,染料在其种类与数量上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废水污染环境的问题日益突显,已逐渐成为我国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作为工业染料中所占比例最多的偶氮染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了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
文章整合了社会交换理论和关系嵌入理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不同类型的旅游客企关系在社会交换和关系嵌入共同中介作用下的质量表现。研究发现:(1)旅游客企之间存在4种类
对2013年1月北京出现的持续严重雾霾天气的成因及特点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持续雾霾天气是由于稳定的层结、持续偏南风及较低的气温共同影响造成。依据服务经验,重点对雾霾天气
在我国,土地征收作为国家凭借公权力强制剥夺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使用权的一种法律行为,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权益直接产生重大影响。笔者认为,在我国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