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密异构网络能效问题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tian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大量普及,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数和数据业务流量将呈现大规模增长。为了解决移动通信用户对无线网络容量需求的井喷式增长与有限的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层叠覆盖的异构网络应运而生,异构网络经济有效地解决目前移动通信网络在覆盖与容量存在的问题。同时,异构网络中部署密集的各类基站也给能源和环境带来了相应的挑战,由于全球对能源和环境的高度关注,绿色通信得到广泛关注,考虑到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基站部分,本论文针对异构网络场景的基站休眠技术展开研究。首先,本文研究异构蜂窝网络的技术特点,研究异构网络中低功耗基站的部署策略以及在不同的部署策略中如何减小宏基站与低功耗基站之间的层间干扰,主要研究基于多载波、载波聚合以及同信道的三种部署策略,重点研究同信道部署策略下的小区选择以及区间干扰协调技术,为了减轻宏基站与低功耗基站由于信号发射功率的巨大差异导致的上下行覆盖不平衡以及信号干扰等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移动用户在选择服务小区判断时,需采用小区扩展技术,并同时采用区间干扰协调技术对用户干扰进行控制。以异构蜂窝网络为背景,研究了现有的典型基站休眠算法并分析其利弊,从集中式基站休眠算法和基于分簇的混合式基站休眠算法两个方面来研究基站休眠技术,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接着,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异构蜂窝网络的两阶段集中式基站动态休眠算法。在对异构网络建模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业务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差异性,设计微基站效用函数代表微基站的业务负载状况以及所受干扰情况,第一阶段算法综合考虑宏微基站的负载状况,兼顾考虑算法复杂度以及算法节能性能,采用循环迭代的方式尽量关闭效用函数较低的微基站,并将业务集中在一部分效用函数较高的微基站上;第二阶段算法弥补第一阶段算法的不足,考虑关闭负载较低的宏基站覆盖下仍然开启的微基站。为了分析本算法的性能,将所提算法与同样属于集中式算法的渐进式基站休眠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渐进式基站休眠算法,本文提出的两阶段基站休眠算法在节能方面具有显著的性能增益。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超密异构蜂窝网络的基于分簇的混合式基站休眠算法。在低功耗基站部署密集的异构网络中,基于基站休眠算法复杂度的考虑,设计一种基于分簇的基站动态休眠算法,该算法目标不仅是关闭更多的低功耗基站,更重要的是提升网络能效。首先将低功耗基站围绕选择的簇头基站根据距离将其分簇,然后在算法起始时刻,每个簇同时独立采用集中式算法对簇内基站进行休眠测试。簇被分为两类,簇内成员多于一个的簇尽量关闭能效较低的成员基站,以基站接入用户能否全部转移和簇的总能效是否提升作为该基站能否成功关闭的标准:只拥有单个基站的簇需对该基站进行一段时间的监控,如无用户呼叫出现方可关闭。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并且在保证网络通信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网络能效。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丰富的电视频道、网络节目以及不断高清化的视听类产品,在带给人们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和身心满足的同时,却以占用越来越多的频谱带宽为代
近年来光伏产业持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使得太阳电池用硅量占到高纯硅产量的90%。在当前的太阳电池市场上,晶体硅电池占据了主体地位。尽管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效率也很高,但
学位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嵌入式产品以其小巧、使用方便、实用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近几年来,嵌入式产品越来
分析了基于10kV中压电力线通信的配电网系统的工作原理,阐述了FTU的功能要求,并将两者相结合,以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LF2407为主控制器,以ST7538为电力线通信芯片,完成了基于10kV PLC通信的FTU的主要硬件电路设计和相关的软件程序以及算法程序的编写,包括基于频率跟踪的交流采样、FFT算法以及故障定位算法等。对装置的主体电路结构、模拟量输入通道设计和A/D采样方法,PLC
本课题在海口市农业局三项资金项目支持下,从海口市动物养殖情况及检免疫等情况出发,参考海口市农业局及其下属单位管理人员的管理模式及操作方式,开展基于组件的动物检免疫系统
现有的分组调度算法都是基于数据分组,分组的发送过程不可中断。对于变长分组发送,如果有一个比较长的非实时业务(低优先级)分组已经开始发送,同时收到一个急需发送的实时业
路由技术是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由于无线自组织网具有动态拓扑、有限带宽、终端受限、存在单向信道等特点,对在其上运行的路由协议便提出了许多严格的要求
移动Ad Hoc网络随时组网投入运行、抗毁坏的特性使它在战场、灾难救助等基础设施缺乏的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移动Ad Hoc网络的这种优点得益于它的不依赖基础设施的特性。
移动AdHoc网络是一种无须固定基础设施的自治网络。其自组织性使得移动AdHoc网络得到迅速发展。当前研究主要领域是介质访问控制、路由协议、资源管理、功率控制及安全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