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己经进入金融全球化时代,随着金融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中国走向世界金融市场的愿望日益强烈。为了更多地分享金融全球化的收益,我国人民币在1996年12月1日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后,己经开始了向资本项目开放过渡的进程。资本项目的开放使国内金融市场与国外金融市场的联结更为紧密,金融风险大大提高,而且开放的资本项目有放大国内外冲击的作用,从而使资本项目开放对经济的正面作用被一些相关的负面因素所抵消。若疏于监管和调控,将会对开放资本项目的国家的国际收支、国民经济乃至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际社会普遍对资本项目开放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同时加强了抵御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危机的研究。就目前中国的经济金融形势来看,还存在着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较高、金融监管能力较弱、隐性财政赤字较大、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程度较低等诸多不足,贸然开放资本项目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将遇到哪些风险,应该如何防范,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在充分借鉴国外学者与官方有关防范金融风险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的客观状况进行风险评估。同时考虑非国际货币国家的特殊制约因素,根据各子项的具体条件,设计多层次的、合理的、科学的风险预警管理框架,将风险管理措施融入开放进程方案设计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子项风险,并针对各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