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分离用智能玻璃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1990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性药物的特异性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以及治疗效果等紧密相关,生产和应用光学纯的手性药物已经成为目前公共医疗的发展趋势,光学纯手性药物的分离制备也成为制药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为了获得较大的吸附效率和较快的分离速度,人们开始关注智能材料在手性药物分离中的应用。本课题以无机玻璃纤维为载体设计并制备了新型手性拆分用功能纤维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以无机玻璃纤维为载体,N-丙烯酰基-L-苯丙氨酸(NALA)为手性单体,丙烯酸(AAc)为pH敏感单体,采用自由基共聚方法制备了新型pH敏感型手性拆分材料。利用FT-IR、XPS和SEM分别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表面形貌观察,表明功能单体成功接枝到了玻纤表面;CA测试分析可知随着手性单体接枝量的增加,玻纤表面亲水性越好;通过TGA分析发现该材料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并计算出AAc和NALA的接枝率分别为2.58%和1.00%,EA的接枝率计算结果与TGA基本一致。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和接枝的NALA量的增加,所制得的玻纤对D-Phe的平衡吸附量增大,同时具有一定的重复利用性;拆分实验结果表明,其对DL-Phe具有一定的拆分效果。  (2)为了获得较大的吸附效率和较快的分离速度。本文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在玻璃纤维表面接枝兼具手性识别性能和pH敏感特性的嵌段共聚物刷。利用FT-IR、XPS、SEM、TGA和EA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得了手性pH敏感玻纤,并且该玻纤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热稳定性,经计算得出AAc和NALA的接枝率比自由基共聚法有所提高,分别为4.69%和3.03%。吸附和拆分研究得知所制备的手性pH敏感玻纤对D-Phe具有较好的吸附性和重复利用性;同时发现,其不仅对DL-Phe具有较好的拆分效果,对亮氨酸和肉碱对映体也有一定的识别作用。  (3)通过对玻纤表面形貌观察发现,随着pH的变化,玻纤表面接枝的聚合物分子链显现出良好的收缩和伸展状态;进一步经吸附实验对比证实,改性后玻纤具有较好的pH敏感特性,且主要来自AAc中羧基的作用。
其他文献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足部畸形,其发病率约为百分之三,男女之比为2∶1,单侧多于双侧,右侧多于左侧。其发病与骨骼、肌肉、神经及遗
摘要:以二异丙基碳化二亚胺(DIC)为缩合剂、1-羟基苯并三唑(HOBt)为活化剂,通过固相法合成了CFF三肽,并通过1H-NMR进行了表征。在室温及生理pH环境下,CFF三肽可以在水溶液中自
地下水中硝酸根污染越来越广泛,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催化还原法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地下水硝酸根脱除技术,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但目前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还需进一步提
上海市防腐蚀专业公司、化工部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和上海市腐蚀科学技术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防腐蚀新产品推广应用展览会于1988年5月22日在上海市科学会堂闭幕。除上海外,
  Pair copula constructions are highly flexible multivariate dependence models built from a cascade of bivariate copulas via iterative conditioning.A large nu
会议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创伤常见的一种合并症,如果未能正确诊断和恰当治疗,就可出现肢体挛缩畸形,甚至肢体坏死等严重后果。骨筋膜室综合征最常见的部位是在前臂屈侧及小腿前
会议
  总结了50 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有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体位摆放、生命体征的监测、伤口护理、患肢血运状况监测、石膏固定的护理, 以及功能锻炼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简称足内翻,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后天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出生后即可发现畸形,因此诊断不困难;后天性马蹄内翻足一般可由脑瘫、脊柱裂、外伤等疾病引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