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设备设计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bbbccc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大部分金属材料的磨损、疲劳破坏、腐蚀等都起源于材料的表面,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设备,通过高能钢丸轰击的方法,在材料表面制备出纳米尺寸层,从而利用纳米结构的特殊性,在不改变材料基本性能的情况下有效地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本文首先对材料表面纳米层的制备方法和常用设备进行研究,为了提高纳米化效率,降低设备成本,便于表面纳米化技术应用于生产之中,提出了利用离心加速的原理,使钢丸流获得较高的能量后轰击在金属表面来制备纳米层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设备的总体方案设计。然后对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设备中主机部分和钢丸供给装置进行设计。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设备主机中离心加速装置、定向装置、工作室和试件夹持台的结构设计,并对离心加速装置中的叶轮机构进行重点分析,完成钢丸在叶轮中的运动学仿真;设计了斗式和电磁振动式两种不同的钢丸供给装置,均能控制钢丸输送的流量,此外装置的钢丸流速稳定,调节方便,可靠性高。最后对设备样机处理后的316L不锈钢、纯铝、纯铜进行显微硬度分析、粗糙度测量和拉伸试验分析。在试样表面制备出了纳米表层,试件的表面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其他文献
传统的模拟式超声检测仪器由检测人员手工操作,存在不直观、判伤难、无记录和人为因素影响大等缺点,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对超声检测的高可靠性、高效率的要求。为了提高超声检测
油田进入勘探、开发阶段,地震解释不但是构造解释,更重要的是进行岩性解释和对储层进行描述。然而,一般的地震资料只是间接地反映地下岩性关系的界面型材料,不能开展储层描述,需要
开放体现了充分的系统论观点,要坚持把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本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实施,从制度和机制入手,重视开放性的机制建设,确保各方面的工作收到应有的效果。 Ope
本论文根据实际矿山排石场内部结构及排石场与下伏岩石表土之间存在较大的波阻抗差异和导电性差异建立排石场地质—地球物理模型。采用工程地震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堆积废矿
作为柴油机核心部件之一的凸轮因加工工艺复杂、工序长、技术质量标准要求高等特点,使其产品的合格率直接影响整机的生产成本和使用寿命。实际工作中,凸轮表面易出现点蚀、开裂
青藏铁路阻固结合的机械防沙体系作为高寒沙区这种无灌溉条件地区铁路线的沙害防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几个典型地段(南山口DK887、错那湖DK1562、西
当前世界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各种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而且对有色金属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超细晶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独特的物理性能及优异的超
学位
宁波广播电视集团作为当地主流媒体和文化传媒集团,高度重视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对外传播工作机制,巩固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全方位、多角度讲述好城市故事,形成了广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