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斯金德小说中的身份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当代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了一部名为《香水》的小说而成名,以颠覆传统叙事的嗅觉描写,通过刻画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荒谬处境,传达了对当代人生活处境的关怀。可以看出,作者聚斯金德对工业革命以来呈现在人们生活中的身份变动持担忧态度,并且将这种态度融入了小说的创作之中。不同于种族和性别的身份研究,本文侧重个体的身份认同研究。本文拟从个体身份的消蚀、身份建构以及身份困境来展开多方面的论述,结合聚斯金德的具体文本来进行探讨,分析作者对身份问题的看法和思考,以系统地表现其身份研究的意义。首先,笔者对本文的身份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旨在阐释底层边缘化人物的身份书写,梳理个体身份消蚀的具体表现并对其原因作出分析,主要从人物的姓名、住所空间以及社会关系入手。其次,人物感受到了生存危机的逼近,加剧了焦虑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精神病态。与此同时,身份危机也不断提醒着主人公们进行身份重建。最后,身份建构主要围绕人物在当代荒谬的社会境遇下所做出的自我拯救来展开论述,他们意图重建自己的身份来获得社会的认可。这部分以建构主义的的观点来考察人物身份建构的动态化和复杂性,并结合拉康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探讨了他们身份建构失败的原因,主要从现代工业文明、权力和悖谬的生存境遇三方面来展开阐释。以聚斯金德小说的身份问题为研究视角,可以从跨学科角度、多个研究领域中去分析个体所遭遇的身份困境及其身份建构,以期揭示作者对警示身份陷阱的重要价值,有助于多元健康的身份观的发展。
其他文献
该指南是一本系列专题研究报告,取材于1983年新西兰野外地质会议交流的文章和1985年以后发表的论文,主要是有关Taupo火山带活动热泉系统及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等方面的内容。
分别以噻吩、联二噻吩和三联噻吩为给体单元,氟代噻吩基喹喔啉为受体单元,通过Stille反应合成了三种新型的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PT-TFQ,PTT-TFQ和PTTT-TFQ),其结构经1H NMR表征
2004年3月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的有关工作,提出了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并指出这项改革只能成功
本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2018年共录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6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7名,圆满完成招生计划。热烈欢迎广大考生报
依靠农业本身促使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 一是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第一产业比重偏大(主要来自于种植业),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且收入少.二是农产品供求不合理,加上季节结构不合
以糠醛为原料,经氧化、醚化和重结晶制得5-甲氧基-3,4-二溴-2(5H)-呋喃酮(4);4与哌嗪经Michael加成消除反应制得5-甲氧基-4-哌嗪基-3-溴-2(5H)-呋喃酮(5);5与取代磺酰氯经磺酰化反应
2004年底,“中国就业论坛”在北京举办。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化、结构调整与促进就业”。与会代表就促进就业与经济全球化、促进就业与消除贫困以及促进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建
以1,10-邻菲罗啉(phen)为配体,采用溶剂蒸发法在水中分别合成了羟基桥连和氯离子桥连的两个新型的含氮配体多核铜离子配合物[Cu4(phen)4(H2O)2(OH)4·(NO3)4·2H2O(1)和Cu2(phen)2C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企业信息化管理将成为带动整个电力行业发展的必要途径,是实现“国家大数据”战略平台的重要手段。电力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对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