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流域改进能值生态足迹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destinyjack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福建省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全力推进生态省建设。闽江流域是福建省的重要经济区之一,在我省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闽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对促进我省构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影响深远。随着人们对闽江流域的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闽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越发严峻。因此,对闽江流域生态足迹长时间序列的研究旨在追踪闽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变化,准确评价闽江流域的生态状况。找出闽江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发展缺陷,寻找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对策。本研究基于传统的生态足迹理论与能值理论相结合的能值生态足迹,在传统的生物资源消费账户及能源消费账户的基础上,加入淡水资源账户、污染物消费账户对能值生态足迹进行改进完善。基于改进的能值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动态分析闽江流域1990—2011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同时,选取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人均生态协调系数、生态承载缺陷度指标、生态压力指数、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指数6类指标对闽江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估。并分析闽江流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和人口增长等因素对生态足迹的影响,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路径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回归分析方法逐个揭示各因素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关系。采用灰色预测理论方法,提出闽江流域生态足迹的灰色预测模型。最后,结合闽江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现状,为闽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闽江流域1990—2011年生态足迹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2.闽江流域生态承载力在1990—2011年间处于波动变化,生态承载力峰值出现在2010年,最小值出现在2003年。3.1990—2011年闽江流域生态足迹主要构成为耕地及水域。耕地生态足迹平均占比为40.58%,水域生态足迹平均占比为20.18%,能源用地、淡水资源用地、林地三类占比均在10%—15%之间,牧草地、湿地、建筑用地占比较小,均小于2%。4.1990—2011年闽江流域均生态赤字现象,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和2003年总生态赤字较上年增长快速,增长率分别为89.00%和78.43%。5.闽江流域22年间的万元GDP生态足迹持续走低,从1990年的33.37hm2/万元降至2011年的3.09hm2万元,降幅达90.74%,该变化趋势有利于闽江流域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6.闽江流域生态足迹多样性整体呈先波动式上升后平稳变化趋势。可见,闽江流域对各类土地的开发利用总体向均衡趋势发展。7.闽江流域的人均生态协调系数值偏小且整体呈减小趋势,特别是近几年其值均小于22年来的平均值。闽江流域人均生态承载缺陷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值为0.79,高于全国生态缺陷度平均水平,表明闽江流域的人均生态承载能力较弱,该地区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8.闽江流域生态压力指数上升趋势明显,平均值为5.39远远大于1。1990—2011年,研究区域的生态足迹持续保持较大值且呈波动上升趋势,增长速度快,而生态承载力变化不大,致使该区域的生态压力不断增加。9.闽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呈上升势,近几年发展势头更强,2011年达4.11,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1.71,说明该区域的发展能力在我国处于较高水平。10.2011年闽江流域各个区域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宁德市区域人均生态赤字为5.842hm2,为闽江流域各区域最小值;其次为泉州市区域人均生态赤字为7.654hm2。其余区域生态赤字相对较大,三明市区域为闽江流域人均生态赤字最大的地区,其值为22.456hm2;福州市区域人均生态赤字为15.402hm2;龙岩市区域人均生态赤字为14.948hm2。南平市区域人均生态赤字为12.706hm2;莆田市区域人均生态赤字为11.434hm2。11.闽江流域与福建省人均生态足迹整体动态趋势接近,均处于波动上升变化。1997—2000年,闽江流域人均生态足迹均小于福建省人均生态足迹,平均差异为3hm2/cap;在1992、1995、1996、2001、2007及2010年闽江流域与福建省人均生态足迹相差不大,平均差异为0.3hm2/cap;而在其余年份,闽江流域人均生态承载力均比福建省人均生态足迹大,平均差异为0.68hm2/cap。12.通过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分析结果表明,闽江流域生态足迹增加意味着资源消费的增加,依靠资源消耗在短期内对于经济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的程度,依靠资源的过度消耗是不能带来经济增长的,更有甚者会带来负面影响。在闽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的不断发展意味着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将导致生态足迹的增加,但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对于生态足迹的影响有明显减弱的趋势。13.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生态足迹为显著正相关,这表明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动是生态足迹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而第三产业直接影响为三产业中最小的。从分析结果可知闽江流域第三产业发展本身对生态足迹确实存在负作用。所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对控制生态足迹将会有明显效果。14.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对闽江流域生态足迹的影响,除食品支出外,其他6项支出与生态足迹的总效益较为接近,其影响大小为:食品消费>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衣着>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交通和通信。15.闽江流域生态足迹与常住人口数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当常住人口数增加1万人,闽江流域生态足迹增加52.3万公顷。最后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就闽江流域土地利用率、人口数量、产业结构、居民消费观念等方面,提出了控制生态赤字,促进闽江流域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CT引导下奇神经节阻滞毁损术治疗良恶性疾病所致的骶尾部疼痛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观察各种良恶性疾病所致的顽固性骶尾部疼痛患者18例,均在CT引导
杨兴平先生任多普达名誉总裁的消息在行业内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反响,然而我们知道,因为这个总裁仅是名誉的,杨先生将会在多普达渐渐淡出了,不知杨先生是否会在通信业淡出?
研究背景“冠心Ⅴ号合剂”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院内制剂,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功效,其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前期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已经证明:冠心V号合剂可
"以学生为本"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就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本领,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让学生真正乐
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在重复计算方面的优势,对多边形面积进行计算,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血红蛋白(Hb)含量是重要且常见的临床指标,它是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贫血类疾病的诊断指标之一,对其他多种关联疾病有也有重要参考价值。在手术过程或恢复过程中,还常常需
微微藻褐潮在我国是一种新出现的海洋生态灾害。本文针对秦皇岛海域微微藻褐潮高发区,探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微微藻褐潮的可行性。首先利用MODIS数据反演秦皇岛海域叶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