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标准应用对上海婴幼儿体格生长的影响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200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应用两种标准评价上海市杨浦区和虹口区2岁内婴幼儿的体格生长情况(预调查)目的:对比2005版的上海儿童生长标准和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儿童生长标准,两种不同评价系统对上海市杨浦区和虹口区2岁内儿童的生长迟缓、消瘦和低体重、超重检出率的差异。方法:横断面抽取了2013年10-11月参加上海市杨浦区和虹口区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健康儿童,标准测量方法获得身长和体重值。分别采用2005上海和2006WHO标准计算身长别体重Z评分(WLZ)、年龄别身长Z评分(LAZ)和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确定1月龄、2月龄、4月龄、6月龄、9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的生长迟缓、消瘦、低体重、超重的检出率,比较两种生长标准检出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获得5247名健康儿童的有效测量数据,其中男童2686人,占51.2%,女童2561人,占48.8%。消瘦率各月龄组上海标准和WHO标准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标准在生长迟缓和低体重检出率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WHO标准的检出率低于上海标准。而超重的检出率则与之相反。在男童中生长迟缓检出率差异主要表现在4月龄(0%vs 1.9%,c~2=7.068,P=0.008),6月龄(0%vs 1.7%,c~2=6.050,P=0.014),12月龄(0.7%vs 4.7%,c~2=16.579,P<0.001)和24月龄(1.1%vs 6.3%,c~2=10.177,P=0.001);低体重检出率差异主要表现在1月龄(0%vs 13.0%,c~2=10.256,P<0.001),4月龄(0.3%vs 1.7%,c~2=6.050,P=0.014)和24月龄(0%vs1.5%,c~2=4.030,P=0.045);超重检出率差异主要表现在2月龄(7.0%vs0.3%,c~2=21.958,P<0.001),4月龄(6.6%vs 2.2%,c~2=8.730,P=0.004),和6月龄(6.1%vs 2.2%,c~2=6.817,P=0.009)。在女童中生长迟缓检出率差异主要表现4月龄(0%vs 2.0%,c~2=7.069,P=0.008),6月龄(0%vs 2.1%,c~2=7.073,P=0.008),12月龄(0%vs 4.7%,c~2=27.651,P<0.001),18月龄(0.8%vs 2.6%,c~2=3.891,P=0.049)和24月龄(1.4%vs 4.5%,c~2=5.039,P=0.025);低体重检出率差异主要表现在4月龄(0%vs 1.1%,c~2=4.022,P=0.045),和12月龄(0%vs 1.8%,c~2=10.088,P=0.001);超重检出率差异主要表现在2月龄(5.3%vs 0.4%,c~2=12.604,P<0.001)和6月龄(8.5%vs4.7%,c~2=4.021,P=0.045)。结论:2005上海标准和2006 WHO标准在评价上海市杨浦区和虹口区2岁内儿童体格生长情况的结果方面存在差异,WHO标准检出的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低于上海标准,而检出的超重率在生长高峰期即2-6月龄高于上海标准。第二部分 比较应用两种标准对上海市杨浦区和虹口区18个月内婴幼儿超重的影响目的:在2005上海标准高于2006WHO标准的基础上,家长对体重均值格外关注的大环境下,WHO标准的应用是否可以减缓婴幼儿体重增长速度,降低婴幼儿的超重率。方法:采用整群随机对照研究,抽取了上海市两个区内的19个社区为调查点,调查时间为2013年11月至2016年12月。19个社区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以2005上海标准为儿童体检随访标准,另一组以2006 WHO标准为随访标准。调查对象为出生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的健康新生儿,随访时间点为1月龄,2月龄,4月龄,6月龄,9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33次)。在每个随访时间点,门诊医生根据所在组内的标准对随访儿童的身长和体重进行评价及喂养指导。随访收集到的身长体重值,按2006WHO标准计算身长的体重Z评分(WLZ)、年龄的身长Z评分(LAZ)和年龄的体质量Z评分(WAZ),以WLZ>2为儿童超重标准。分析比较随着月龄的增大两组间的WAZ,LAZ,WLZ及超重检出率差异。结果:上海标准组入组儿童人数为8510人(男孩51.4%),WHO标准组入组儿童人数6509人(男孩52.1%)。在社区卫生中心层面的混合效应模型中以WHO标准组的WAZ、LAZ、WLZ值为基准,两组之间的WAZ、LAZ和WL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WAZ增加均值0.04±0.01(P=0.004),LAZ降低均值-0.04±0.02(P=0.047),WLZ增加均值是0.09±0.01(P(27)0.001)。与上海标准组1-18月龄的儿童相比,无论男童和女童,WHO标准组儿童的超重检出率较低,而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和消瘦率两组之间在各年龄段均无差异。在男童自4月龄开始的体重值降低,超重率降低自9月龄,分别为9月龄(3.4%vs4.9%,c2=6.520,P=0.011),12月龄(2.5%vs 4.6%,c2=14.209,P(27)0.001)和18月龄(0.8%vs 3.1%,c2=12.350,P(27)0.001),。在女童自6月龄开始的身长值增高,超重率降低自12月龄,分别为12月龄(1.8%vs 3.0%,c2=6.764,P=0.009)和18月龄(0.6%vs 1.6%,c2=4.276,P=0.039)。结论:WHO新标准在上海市城区的应用,可以降低18月龄内婴幼儿超重的发生。
其他文献
<正>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问占据重要地位。一个高水平问题绝不是简单地用“是(有)”或者“不是(没有)”就能回答的,其答案也绝不是显而易见的,更不是唯一的。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正在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明显增强。过多地使用封闭式问题或者具有明显答案的问题,无法有效促进中班幼儿的高水平探究和深度学习,也不能充分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适当地运用高水平问题,更能激发中班幼儿的学习
期刊
用配体调控策略,通过钯催化发展了乙烯基环状碳酰胺和异氰酸酯之间的两类差异性转化,选择性地合成了多取代的共轭二烯脲类化合物和四氢嘧啶酮衍生物.当反应以Pd2(dba)3?CHCl3 (dba:dibenzylideneacetone)为催化剂前体、以单齿配位的N,N-二甲基亚磷酰胺(Mono Phos)为配体时,可以高选择性地得到一系列线性的共轭二烯脲类衍生物;将配体改为双齿配位的1,3-双(二苯基
期刊
期刊
自上个世纪初发现超导现象以来,对超导材料的应用研究就从未停止,超导磁体系统就是超导技术的主要应用之一。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技术发展,超导磁体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医疗、实验室研究、超导储能系统和粒子加速器等多个方面。在超导磁体的冷却方式中,传导冷却方式因其体积小、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的优点,在未来的超导磁体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本文旨在设计一套服务于9T传导冷却式超导磁体的物理量测量系统,测量的参数涵盖温度、应
学位
超导接头是超导磁体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能够连接两条超导线圈,使它们可以保持超导状态并实现电流的传输。超导接头电阻决定了磁体的衰减率,是评价超导磁体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准确测量超导接头的电阻是评价超导接头质量的关键,这样就需要一个超导接头电阻测试系统。课题来源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低温强磁场综合物性测量仪的强磁场超导磁体系统研制。本文设计制备了应用于9T传导冷却式超导磁体的超导接头,并设计搭建超导接头
学位
在全球化时代,为了应对国家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国际学术市场竞争的挑战,许多国家的研究型大学都试图通过组织变革在短期内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声誉。目前学术界虽有不少关于研究型大学变革和发展的案例研究,但多侧重于一般的经验叙事,注重分析和总结高校变革的具体举措和效果,对研究型大学变革的动因、路径以及过程关注不足,也很少呈现研究型大学变革的冲突与挑战。本论文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为案
学位
目的:探讨错过急诊再灌注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不同时间行延迟PCI对于患者心功能、心室重构及预后的影响,从而阐明是否有最佳的延迟再灌注时间段,同时寻找影响行延迟PCI的心梗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入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51例,并于发病后48小时至30天内行延迟PCI,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标准抗血小板治疗及抗缺
学位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romyelocytic leukemia protein)能够寡聚化组装形成直径为0.1-2μm的PML核体(PML nuclear body),这个精密组装的PML核体能够介导众多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其中包括基因组稳定性的调节、转录调控、蛋白翻译后修饰、细胞周期调控、免疫调节、抗病毒反应以及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然而PML核体的组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而PML蛋白作为主要的组成
学位
技术创新对于长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经济增长理论表明,由于资本回报的边际递减,简单的资本积累无法维持经济的长期增长。一个国家若要保持长期经济增长,唯有依靠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在起初阶段发展中国家能够依靠人力成本优势保持经济增长,但当其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从而失去了人力成本优势时,技术创新是其实现进一步经济发展的必经途径。技术创新效率反映了技术创新资源对
学位
随着高考选择人才的方式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走上了艺体生之路。艺体生数量的增加,带来的问题就是艺体生课堂学习质量逐渐下降,尤其是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了高中艺体生数学学习的障碍,并且提出了对策,希望能够通过帮助艺体生突破数学学习障碍,提升知识学习效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