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心汤中蒽醌类成分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通过比较泻心汤及其配伍中蒽醌类成分药动学参数发现了配伍会对各蒽醌类成分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产生显著的影响。进一步进行配伍药物对蒽醌类成分肠菌代谢、大黄酸的吸收及代谢影响的研究,初步探索了配伍药物造成口服生物利用度差异的机理。研究了配伍药物对大鼠肝CYP450各主要亚型及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建立了血浆中同时测定五种蒽醌类成分的HPLC-FLD方法,并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符合生物样品检测的相关要求。大鼠随机分组,给予泻心汤及其配伍后测定不同组大鼠血浆中各蒽醌类成分的血药浓度。采用DAS2.0计算药动学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参数间的差异。结果发现配伍主要影响各蒽醌类成分的AUC及Cmax,对其它参数的影响不大。总的来说黄连能够降低各蒽醌类成分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而黄芩能够对抗黄连的这一作用。   采用粪便体外孵育的方法考察了大黄蒽醌类成分的肠菌代谢及配伍的影响。结果证明肠菌能够将大黄药液中的结合型蒽醌成分转化为五种游离型蒽醌类成分。发现配伍黄连、黄芩、黄连+黄芩均能使体系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及大黄素的量显著减少,其中黄连的抑制作用最大,黄芩及黄连+黄芩的作用较弱且类似;配伍黄芩及黄连+黄芩能使体系中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量显著增加。采用外翻肠囊法研究了配伍对大黄酸小肠跨膜转运的影响,结果发现与配伍黄连后的大黄酸吸收率明显降低,配伍黄芩及黄连+黄芩后,大黄酸吸收率也有所降低。采用体外孵育的方法研究了配伍对肝及小肠中大黄酸葡萄糖醛酸化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小肠中葡萄糖醛酸化代谢活性大于肝中活性;配伍黄芩对小肠中大黄酸葡萄糖醛酸化代谢的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各配伍药物对肝中大黄酸葡萄糖醛酸化代谢的活性影响无显著意义。   在大鼠连续给予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苯巴比妥及生理盐水四周后制备肝及小肠微粒体,在体外孵育的条件下研究泻心汤及其组成药物对大鼠CYP450各主要亚型及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黄芩对甲苯磺定脲4-羟化反应的活性有抑制作用,IC50为45.81μg·mL-1,而其余泻心汤及其组成药物对CYP450各主要亚型的活性影响无显著意义。泻心汤及其各组成药物对肝及小肠中大黄酸葡萄糖醛酸化代谢均无抑制作用。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对肝中大黄酸葡萄糖醛酸化代谢有诱导的趋势:泻心汤、黄芩、大黄对小肠中大黄酸葡萄糖醛酸化代谢有诱导的趋势。
其他文献
目的:将丹皮酚制备成在胃内缓慢释放的口服胃滞留片剂,延长丹皮酚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发挥其在胃内局部治疗溃疡作用,以期达到治疗或协同治疗胃部疾病的目的。  方法:(1)利用
前期实验中,我们从麦冬抗心肌缺血有效部位MDDT(分子量小于一万的麦冬多糖)中进一步分离并筛选得到峰尖分子量为5000的β-D-果聚糖:麦冬多糖MDG-1。MDG-1 的离体药效学实验研究
探讨As_2O_3与多糖R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8和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生长抑制作用,同时探讨As_2O_3与多糖R对机体免疫细胞(脾淋巴细胞)的影响,从抑制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这两个角度进行考查,为下一步二药新剂型的制备及两药的体内实验提供相应的依据。采用MTT法检测As_2O_3与多糖R分别对体外培养的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8和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生长抑制作用,同时采
环境响应性材料作为药物传递的载体,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课题从环境响应性材料的制备出发,来提高已有材料的性能以及制备新型响应性材料,为环境响应性材料的研究做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运用改革思维和法治思维推动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总台账,把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结合,一体部署、一体落实,开创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新局面。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和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等重要论述,认真落实《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统筹
以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为标志,电视选秀节目在荧屏上异军突起以至如火如荼。本期“媒介研究”栏目郭大轮的文章《电视选秀节目能够走多远》解析了选秀节目产生的社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评价枳实白芍配伍对胃肠运动功能的意义,并总结配伍规律;采用离体和整体实验研究,观察枳实、白芍及药对对胃肠运动功能的药效作用,对其作用机制作初步探讨。
土荆芥长期以来在我省民间应用广泛,用其治疗真菌感染及皮肤湿疹、蛇虫咬伤等。但是目前还没有其质量控制方法的相关报道。本课题针对土荆芥具有良好的民间用药基础及极具潜力
微球是指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在辅料中形成的粒径在1-250μm的微小球状实体,属于基质型骨架微粒。体内可以起到控释、缓释、靶向的作用,同时具有提高药物稳定性,减少药物毒副作
目的:  以《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为准则,通过留样观察法和加速实验法考察9种采用聚乙烯材料包装的小包装中药饮片稳定性情况,为小包装中药饮片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