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后少子化背景下女性两立问题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iud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的少子化从1989年的“1.57冲击”以来一直是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现在日本已经进入了人口负增长的时期。少子化也引发了人口年龄结构比例失调、劳动力减少、消费市场缩小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日本女性长期以来扮演着“家庭主妇”的角色,过着在家相夫教子的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女性高学历化等一系列因素,日本女性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再加上劳动力减少以及经济危机,越来越多的女性逐渐走出了家庭,选择了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庭的生活方式。但是社会、家庭、以及工作环境的不够完善,让这些女性面临重重困难。工作方面,日本女性在就业机会、待遇方面和男性差别比较大。比如,相对男性劳动者而言,找工作困难,就业率明显低于男性,而且大多数从事非正规工作的都是女性。工资水平低,女性职员的平均工资大概只有男性职员的二分之一;女性就业的延续性差,因为生育而辞职的现象屡见不鲜。家庭方面,小家庭化和男性家务劳动的少参与、不参与,使女性在家务劳动和照顾孩子的问题上孤立无援,感到身心疲劳。社会保育方面,保育设施数量不够,保育形式单一,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不到要求。当她们难以兼顾工作和家庭(生育)的时候,一些女性不得不选择少生、晚生,甚至不生育孩子。所以改善两立环境,不仅可以帮助她们找到家庭(生育)与工作之间的平衡,同时也是减缓少子化趋势的一个重要途径。 为了帮助女性可以兼顾工作和家庭(生育),同时缓解少子化状况,日本政府制订了相关政策法规,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如《育儿休业制度》规定了女性在生育的时候可以享受14周的休假。增加保育设施,开展多样化的保育服务;鼓励女性多样化的就业方式,让她们有更多时间更自由地照顾家庭和小孩。这些措施和手段在促进女性就业、帮助女性两立问题上起了一定作用。 目前我国女性在就业方面遭遇不公平待遇的问题依然存在,女性两立环境同样不容乐观。国内研究日本女性就业的文章比较多,但是研究日本少子化背景下的女性两立问题的文章是凤毛麟角。本文首次将少子化背景下的女性两立面临的困难做了较为深刻和细致的分析,并研究了日本为缓解生育压力、改善女性就业环境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给改善我国女性两立环境、创造有利于女性自由发展的空间提供了一定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中国并非世界上唯一的输出移民国家,但中国移民对祖国的情感令人赞叹。泉州是华侨华人最重要的祖籍地之一,也是中国的重点侨乡,是近现代社会中颇具特色的一个地区。没有选择具体
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两个层次:在指导思想层面上,本文坚持以实事求是作为分析和认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秉持“有几份证据,说几分话”的原则,本着求真求实的态度,从客观的视角、
《春秋》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春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对传统的《春秋》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主要论述徽州学者的《春秋》研究,内容包括以
麟崇拜是指人们对麒麟的崇拜。崇麟习俗是人们由于崇拜麒麟而形成的习俗。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是古人以獐为原型、集合多种动物特征想象出来的动物。崇麟习俗的
清季中国逐渐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危亡,惊醒了一批有识之士,他们开始认真探索中国的出路,具有强烈政治改革意识的黄遵宪就是其中一位。黄遵宪不仅在外交、教育和诗歌改
南昌在1928—1937年处于社会相对稳定时期,也处于人口发展的常态,通过考察最能体现人口现代化水平的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两个变量,以探寻传统行政中心城市在近代转型中的人口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