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际文化因素”概念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引起了对外汉语学界的热烈讨论,体现了交际文化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近年来对外汉语学界对交际文化的研究视角开始从理论研究转移到具体的教材中,但研究主要集中在初、中级阶段,高级阶段的研究相对薄弱。有鉴于此,本文将以《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第二版)和《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修订本)两套经典高级综合教材为切入点,对教材中的交际文化因素从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两个层面进行考察,定量定性地对比分析两套教材中的交际文化因素,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理念与思维方式,以期对高级阶段教材中交际文化因素的编写和教学提出合理建议。本文将交际文化分为表层交际文化和深层交际文化。首先以量化统计和数据对比分析为方法进行两套教材的表层交际文化研究,按照分类标准分别统计两套教材中的交际文化因素,再分别从语用文化、语义文化和非语言交际文化三方面对比分析交际文化因素在教材中的编排情况,总结出两套教材中交际文化因素设置的优缺点。对于深层交际文化的研究,本文将选取价值观为考察对象,以荷兰心理学家Geert Hofstede提出的的五个价值观维度为框架,对两套教材中体现价值观项目进行考察分析,对比分析教材中价值观念的呈现情况,总结出两套教材中价值观设置的优缺点。经研究发现,在数量上,两套教材语义文化因素最多,其次是语用文化因素,非语言交际文化因素数量最少。内容上,《教程》中交际文化因素丰富,但缺乏共时性;《博雅》中交际文化因素编排少,但贴近生活,文化内容具有共时性。价值观选取上,两套教材都重视权力距离。价值观呈现方式上,《博雅》更重视价值观的呈现,课后设置价值观的思考讨论题;《教程》呈现方式比较单一,主要出现在课文中。总结两套教材优缺点后,对高级综合课教材交际文化因素的选编及教学分别提出几点建议。内容选取应与时俱进、具有对比性,丰富交际文化因素的融入方式。在教学上,建议教师培养多元文化意识,丰富交际文化导入方式,并丰富课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