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商务合同文本主位推进模式对比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早提出主述位概念的是布拉格学派,主要应用于交际动力学。而将主位结构理论应用于语篇分析并成为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则是由于不久之后以 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学派对主位、述位概念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Danes基于对主位结构的研究,提出了主位推进模式的概念。自此国内外语言学者开始大量研究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中的应用。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广告、医学、新闻、文学、科技语篇等等,涉及商务合同的研究极少。  本文以Danes提出的三种主要推进模式以及国内其他学者发展的六种其他主位推进模式为理论框架,分别选取了3篇商务英语合同以及相对应同类型的中文合同作为语料,试图从主位推进模式的角度来对比研究英汉商务合同中采用主位推进模式的类型、英汉商务合同选择主位推进模式的异同以及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研究发现:由于商务英语合同本身的特点,在商务英语合同中大多采用不规则主位推进模式,而在同类型的中文合同则大多严格遵循“主谓宾”的结构特点,则较多的采用恒定主位模式。造成中英文合同选择相同主位推进模式的因素可归结为文体相同以及主位推进模式的衔接功能。选择不同推进模式则是因为中英文语言本身各自有着不同的语言特点,其次则是语法规则的差异。  中国的对外经济和商务交往越来越频繁,对英汉商务合同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中英文合同的对比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笔者希望本文所作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英汉商务合同的研究和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其他文献
通过对多路径Logit分配模型及经典的Dail算法的研究,并针对Logit分配模型及Dail算法的缺陷,提出的一种改进的Logit模型及相应改进的Dail算法,对交通分配及速度求解速度都有非
法律文本产生后,在适用过程中因地域和时间以及语境的变化以及法律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导致法律需要解释。而翻译首先也需要一个解释的过程。因此法律解释与法律翻译在对文
本文拟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翟理斯《聊斋》译本进行分析,长久以来,翟译《聊斋》一直由于其在翻译中的创新和改动而备受争议.最近几年,随着新的翻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出现,译
时态表明动词的时间概念,是动词重要的语法范畴之一。时态本身的重要性及其表达时间关系时的多义性和复杂性使时态范畴研究引起了语言学家和语法学家的研究兴趣。传统语法和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