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居民服务消费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r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逐步提升,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农村还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农村消费结构还能进行优化升级。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表现出由生存和物质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消费观念也从传统向新型消费观升级,因此居民服务消费成为优化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的重点研究对象。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我国2000-2019年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服务性消费的相关概念,然后详细分析了东中西三大区域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时空演变特征和区域差异分析,最后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区域差异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并对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主要的结论有:(1)无论总体上还是区域内部,我国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均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从全国整体层面看,东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从区域内部来看,在东部地区,北京、上海和浙江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水平处于较高的水平,而广西和海南则一直处于较落后的水平。在中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居民服务性消费水平处于较高的水平,而山西和江西则一直处于较落后的水平。陕西和宁夏自治区的居民服务性消费水平处于较高的水平,而西藏则一直处于较落后的水平。(2)影响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的因素很多,但不同地区关键影响因素不同。从全国层面上看,工资性收入、人口老龄化程度、公路密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出都会促进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水平,且农村人口工资性收入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的影响呈倒U型变化,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会抑制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水平。分区域来看,在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会促进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并呈现倒U型变化;公路密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水平正向作用。在中部地区,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有正向影响,并呈现倒U型变化;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有负向影响,并呈现正U型变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和受教育程度都会抑制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水平。在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会促进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并呈现倒U型变化;城镇化发展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有负向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对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有正向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针对中西部地区需要多渠道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服务性消费水平。(2)针对东中部地区需要优化农村服务性消费市场,更新农村居民的消费理念。(3)针对东部地区需要完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服务业体制机制的改革。(4)针对西部地区需要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优化服务性消费供给。(5)针对东中西部地区需要重视对学生多元化兴趣爱好的培养,积极推进社会消费升级教育。
其他文献
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2020年如期完成全面脱贫攻坚任务后,我国逐渐进入了以缓解相对贫困为主要特征的后扶贫时代,该阶段贫困治理工作的重点已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目前已进入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脱贫户返贫、缓解相对贫困共进的时期。深入研究和探析农村相对贫困问题对于构建农村相对贫困治理体系和提升农村相对贫困治理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各民族大团结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以相
学位
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态发展是战略要求,而且农业发展越来越重视提升质量,重视全要素价值。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表达了农业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因此选择长江经济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度了长江经济带农业全要素增长率的变化,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验证了农业全要素增长率
学位
推动外出从业和经营人员返乡入乡是我国政府解决各地发展不均衡的重要举措,也是平衡各地人才储备和人才质量的方式。相对于普通的返乡人群,返乡能人通常具有强大的个人能力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对于自己家乡技术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论文通过统计调研的方式,对荆州市能人返乡创业的现状、问题和困难进行了解,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各因素对荆州
学位
中国是有着14.1亿人口的超级大国,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也关系着国计民生。习近平在会议讲话中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高度重视节约粮食,倡导光盘行动,杜绝餐饮浪费,树立粮食危机意识。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的粮食安全事业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而新时期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我国粮食安全正面临着国内外多
学位
自2003年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中国广大农村逐渐展开;中国在2014年就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印发了《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2018年明确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落实;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从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可以看出,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且已经将其纳入长期规划
学位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如何应对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的迫切需求,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是亟需研讨的问题。文章基于恩格斯托姆的活动理论和嘉兴市图书馆“夕阳红e族”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项目实践,构建公共图书馆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的服务框架,解构解析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的六大要素,并提出落实图书馆主体责任、明晰老年人数字化需求、构建开放联动的协作组织体系、强化资源互融共通、完善老年人数字素养服务规则、创设老年人
期刊
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化概念的普及,不仅各类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热度,数字化转型几乎成为所有企业关注的话题,新技术崛起引发的数字化趋势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要求企业改变运作模式,而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涉农企业也正在积极寻求数字化转型。目前,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国内外学者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研究领域通常围绕金融行业、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较少以涉农企业为研究对象,在
学位
油菜籽的产业化发展对保证我国食用植物油脂有效供给,改善食物结构,促进养殖业发展有重要影响。为此,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油菜播种面积达到1.2亿亩左右,产量达到1800万吨左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多措并举发展油菜籽、花生等油料作物”。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然而,目前我国油菜籽
学位
气候变化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快速发展的农业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不容忽视,已然成为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现在,我国农业生产环境正面临严峻考验,气候变化已对中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产区,在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农业碳排放的相关问题也随之出现。据相关报告显示,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
学位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是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重心。农业保险、农业补贴作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有力抓手,在提升农民收入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农业保险与农业补贴在我国实施多年,“农业保险+农业补贴”是商用价值与政策制度的创新结合,是国家政策引导支农惠农,农户自身勉力进取,多维发力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有效措施。农业保险可以为农民提供有效的风险防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