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小说界》创刊于1914年1月,停刊于1916年7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沈瓶庵任编辑。《中华小说界》创刊发行之时,适逢鸳鸯蝴蝶派发展兴盛。本文致力于研究《中华小说界》小说的文学属性,通过与鸳鸯蝴蝶派小说批评进行对照,来辨析其小说性质。第一章分析《中华小说界》的编辑出版成员,以及归纳鸳鸯蝴蝶派的特点。中华书局的总经理陆费逵与编辑沈瓶庵的办刊思想都颇为严正。撰稿成员则构成复杂,其中就有包天笑、周瘦鹃、徐枕亚等鸳鸯蝴蝶派小说作家,但他们发表在《中华小说界》中的鸳蝴小说较少。此外,本文梳理了鸳鸯蝴蝶派的狭义和广义的范围,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鲁迅和沈雁冰的说法,认为文学评论中的鸳鸯蝴蝶派以消遣娱乐为目的,言情小说多是以婚恋为主题的悲剧。第二章分析《中华小说界》的小说思想和内容。社会、军事、外交、政治等小说关注现实,从题材和内容来看并非鸳蝴小说。滑稽、侦探等小说侧重小说的艺术魅力。言情小说中,创作小说则多是围绕婚恋展开,大多是典型的鸳蝴小说,但是翻译的言情小说则与之区别明显。第三章辨析《中华小说界》小说的鸳蝴属性问题。首先,《中华小说界》小说是以翻译为主,部分创作小说亦受翻译小说影响,西方文学的影响占主流。其次,在言情小说方面,该杂志大多创作的言情小说是以婚恋为中心,文中贯穿着哀伤的意绪,多以悲剧结尾,与鲁迅先生所论述的鸳鸯蝴蝶派小说特点很贴近。但此类言情小说亦不乏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