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新兴族词凭借其涌现速度快、产生数量多、形成具有一定的理据性等特点,成为层出不穷的新词语潮流中一种具有显著特色的语言现象。
本文以近十年(2001——2010)产生的汉语新兴族词为研究背景,从中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裸”“被”“控”“党”四族词语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集到200个“裸”族词、190个“被”族词、230个“控”族词、180个“党”族词,系统分析了汉语新兴族词的结构类型、汉语新兴族词产生与发展的语言机制及汉语新兴族词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关系。
汉语新兴族词可以分为“A+X”和“X+A”两种结构类型,其中A表示族词的外在形态标志,X则或是A后所接的成分或是A前修饰限制A的成分。从结构的音节数量上看,汉语新兴族词有“三音节化”的趋势;从X的词性看,以名词、动词性成分较为常见。
语言的类推机制、经济机制、变异机制等在汉语新兴族词的产生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语言类推机制的作用下,族词的形成有其内在理据性,族词中的成员在某一方面密切相关;语言的经济机制促进了语言的“经济化”,汉语新兴族词词约义丰,正是语言经济化的产物;而汉语新兴族词构词方式的变化、语义的泛化发展、用法搭配的变化是语言变异机制作用的结果。
社会生活的发展、大众传媒的普及等社会现实语境;大众文化及后现代主义文化等社会文化思潮;趋新、求异、尚简、从众、解压、颠覆、偏执、期望交流、渴望归属、标榜自我、权利意识觉醒且无奈等不同民众心理也制约着现代汉语新兴族词的产生与发展。